最近,微博上一个关于“网络依赖症”的段子广为流传,内容大体如下:有条件就开电脑并习惯性登录QQ、MSN;熟练使用各种时髦网络词语;找人不打电话, 而通过网络;懒得说话,就算在同一间办公室也经常发信息:“那现在出发”之类;与朋友网上无话不谈,见面无话可说;根据心情变化随时换签名、头像;结识新朋友,先问QQ号或MSN。参照以上7条“网络依赖症”的种种表现,相信不少朋友和我一样,难免会被点中几条。 ]iPTB
而作为一个职业“码字”员,笔者的“网络依赖症”似乎更为严重,除了在有电脑的情况下习惯性登录QQ或者MSN外,平常即使没有电脑,也要把着手机上网,无论是手机上微博、上QQ或者MSN,还是手机登录一些网页浏览资讯、有事没事搜索一下。反正,除了睡觉时间,离开网络几个小时,就觉得有些难受,离开网络几天,那简直会是一种折磨,至少最近几年还没有间断过。 V&\ZqgDF
w3,QT}W vY
当然,如今伴随着我国网民数量的急剧增长,上网可以让自己紧跟世界潮流似乎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来自CNNIC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的网民规模已经高达4.2亿,互联网普及率增至31.8%。与此同时,手机网民也在半年内新增了4334万,达到2.77亿,较2009年底增长了18.6%。 C7)].vUN
bpKb<c
什么概念?10个人至少有3个人会经常上网,而且这个占比还在不断扩大。那么,这到底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还是一件令人警醒的事情?事实上,作为新闻从业人员,笔者很欣慰地看到网民数量的逐日递增,毕竟在互联网上,我们可以找到我们需要的或者不需要的资讯;在互联网上,我们可以与远在大洋彼岸的国外友人聊天交流。总之,通过互联网,我们似乎无所不能。 ]lm9D@HMC
=o+t_.)N
然而物极必反。在笔者看来,如果互联网只是一个傍身工具,那么,或许对网民来说是种福音,但当这种工具逐渐为我们所依赖时,那么,这时或许我们就该开始有所警醒了。回想一下,以前我们看到一个不认识的汉字或难以理解的成语,或许还会翻翻字典或查下成语词典,而如今有了网络,搜索就基本能搞定这一切,久而久之,对于网络的依赖便成为了理所当然。 +a;:7[%&
]9b*!n<z
这时,我们不妨尝试一起来回忆,此前我们在网络上所搜寻的海量资讯,至今还有多少内容能够为我们所记住或者留有深刻印象的?可能更多的人还是只能留下支离破碎的印象,而谈不上对于某件事情的深思。所以,反过头来,我们也该反省一下:我们如此海量地搜索、浏览资讯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这些资讯真的全部与我们息息相关吗?还是纯粹为了打发时间娱乐消遣? 5UjXpS
eQzSWn[
试想,如果有一天,当课堂上老师提出问题时,同学们首先回答的是:“让我们先上网搜索一下”。那这应该就是依赖网络的悲哀了。蔡伟 6;5}%
B:#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