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QBiC]9 sz5MH!/PJ 虽然从发布至今已经过去了5个月,但主打中端游戏市场的GeForce GTX 560依然新品不断,各大显卡厂商纷纷推陈出新以迎合攒机用户的需求。经历了5个月的市场洗礼,除了产品种类更加丰富以外,实际市场售价也较发布之初有了不小幅度的回落。所以,在下一代新架构产品到来之前,显卡的性价比就更加凸显出来。除了个别“当家”产品以及部分高频卡以外,大多品牌都以降至1299元。而今天我们要介绍的微星N560GTX至尊V5 1G,就是这个价位的代表产品之一。
_mzW'~9wN ; PF`Wj +cD<:"L'g :<ka3<0% 微星N560GTX至尊V5 1G
z
F_M*8= Kh"?%ZIa 过去的5个月内,来自各个品牌的GeForce GTX 560我们已经测试过10余款之多,所以对显卡的各种规格、PCB以及散热方案都已相当了解,想必经常关注的读者也是如此。所以,下面的文章里关于GeForce GTX 560的主要规格特性以及核心架构就不再多言,我们主要对显卡的做工用料、细节处理、超频能力以及温度控制进行介绍,看看这款微星N560GTX至尊V5 1G各方面表现如何。按照惯例,还是先从显卡外观说起。
A;G;^s
jPC[_g TIx|L ~<P
0]ju 微星N560GTX至尊V5 1G整体外观
.0p0_f= \K_ET> ! 外观方面,显卡整体设计风格较以往高端的”HAWK”以及“Lighting”系列有了不小改变,散热器导风罩也由金属材质改为工程塑料。不过细节方面处理依然到位,即便是塑料材质看上去也相当有质感。
AG3>V+k{Lv ZufR{^W 1 da@3xaF 'UkxS b 显卡正视图
062,L~&E Jx_cf9{ 虽然没有了微星独家的Twin Frozr第三代散热技术,但双8cm风扇+双热管+多鳍片的散热装备依然不容小觑,实际散热效果我们会在后面的温度测试环节进行验证。
lackB2J9 A k=2Lo *zNYZ# > pgX^ 背面PCB
B*qi_{Gp lNNv|YiL PCB背面中规中矩,从用料来看不及”HAWK”以及“Lighting”系列,当然这也跟显卡定位有所关系。不过在GPU背板附近依然安置了几颗三洋钽电容,目的也是为了增强显卡的电气性能。
SEORSS #w;v0&p +U:$(UV'A ^m
L@e'r 显卡侧面
OL5v).Bb 4p e'06: 虽然采用了双风扇+多鳍片的散热方案,但由于散热鳍片以及风扇厚度控制合理,所以整卡仅需占用两个PCI-E扩展插槽,所以对于想组建SLI系统的用户也更加便利。
p$SX JgG$?n\ |yvQ[U~PQ w|3z;-#Q; 双6pin外接供电接口
D@C-5rmq so^lb?g 双6pin外接辅助供电接口,可以提供150W的供电能力,再加上PCI-E提供的75W,即便是面对极限超频的GTX 560也足够了。
WJ)z6m] .ELGWF`> c _\YBe]wJ 7}1~%:6 输出接口
=5aDM\L$& +nUy,S?43 双DVI+HDMI接口已经成为目前N卡的标配,满足用户的日常连接需求不成问题。稍有遗憾的是,挡板部分没有进行镀镍处理,在抗氧化方面稍逊一筹。
l|xZk4@_uE avjpA?Vz 微星N560GTX至尊V5 1G内部拆解 n-5W*zk1 hp8%.V$f r/& sub"X a5 *2h{i PCB正面布局
c?P?yIz6p iM2W] PCB布局比较常见,核心供电和显存供电均安置在PCB右侧。虽然供电相数不多,不过细节方面还比较到位,比如发热量大的Mosfet部分增加了辅助散热片,而两个6pin供电接口也分别安置了一个扼流电感,主要起到稳压作用,保证GPU稳定工作。
.id)VF-l ()tp> DQMHOd7g Xm+8 GF114核心特写
Tskq)NU pkP?i5, 编号为“GF114-325-A1”的核心,内部集成19.5亿晶体管,拥有336个流处理器、56个纹理单元以及32个ROP光栅单元。显卡预设核心频率为810MHz,略显保守。
5'0xz.)!
b k|m4| |M8WyW Mmj;'iYOwF 显存颗粒
"dsU>3u U;b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