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T#/;
最近,在微博、微信朋友圈和网络论坛上,盛传着这样一条流言:2013年超强致癌物就是整天套在手机上的外壳,其携带超强致癌物苯,苯可以随着呼吸道直接进入人的五脏六腑。 %-fQ[@5
^|%u%UR
这是真的吗?成都晚报联合央视财经频道《是真的吗》栏目组,邀请清华大学建筑环境检测中心实验人员进行了专业实验。 HjCe/J ;
\&/V p`
测试 使用手机1小时 手机壳平均45℃ X4eoE
Tm\a%Z`U>
手机壳在正常使用过程中真的会释放致癌物质苯吗?第一步,测试平时正常使用手机时,手机壳的温度能达到多高。记者找来6位热心市民,请他们按照平时的惯用方式,打电话、刷微博、玩游戏……1小时后,记者用红外线温度测试仪,测试每部手机的最高温度,6个手机壳外部的最高温度为39.3℃-48.4℃,估算下来平均温度为45℃。 !mH
!W5&
1 HY
K&
',
接下来,记者分别在流动摊贩和商场购买了塑料(10765, -215.00, -1.96%)、硅胶及皮革三种常见材质的手机壳。值得注意的是,商场购买的手机壳都是品牌信息齐全的产品,而流动摊贩销售的手机壳没有标注生产厂商的名字。 %0Ibi
Z H2
带着这6个手机壳样品,记者来到清华大学建筑环境检测中心进行实验。 &yRR!1n)H
T*z*x=<5
实验结果 手机壳会释放苯和甲醛 &6e A.
*b7evU *1
实验人员将实验舱温度加热到45℃,然后把手机壳放进去,1小时后6个手机壳被加热释放出的气体收集完毕。随后,实验员对这些气体进行苯、甲醛含量分析。 K;7ea47m N
.cm9&&"Z
■6个手机壳全部释放苯 含量并不算大 令记者意外的是,无论是在流动摊贩还是在商场购买的手机壳,都释放了致癌物质苯,释放量在0.0191mg/m3到0.0494mg/m3之间。这个结果意味着什么?据了解,我国并没有针对手机壳的国家标准,只好用国家对室内空气质量的标准作为参考。 \NZ@>on
LNcoTdv}k
清华大学建筑技术科学系博士徐秋健表示,国家空气质量标准对苯的浓度限制规定是0.011mg/m3。“实验是将手机壳密闭加热了1个小时,这样得出的苯释放量要比日常使用的情况高一些。”徐秋健称,基于这样的原因,手机壳的苯释放量并不算大。 9zl-C*9vj
bgeJVI
据了解,苯对人体的伤害比较大,国家采取了监管措施限制苯的使用,多用苯的同系物来取代苯作为有机溶剂。如果这些有机溶剂的纯度不高,那么其中可能会含有一定的苯。 `m}G{ jfk
;b}cn!U]
■4个手机壳甲醛超标 使用会增加吸入风险 新买的手机壳常散发着浓烈的刺鼻味,网友称这很可能是甲醛。实验员用相同方式检测,2个硅胶手机壳、2个皮革材质的手机壳甲醛释放量都高于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中规定的0.1mg/m3。甲醛也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一类人类致癌物,而测出的手机壳甲醛释放量最高的达到0.25mg/m3。 !i_~<6Wa7
Lb#PiTJI
徐秋健称,使用这样的产品,会增加吸入更多甲醛的风险,这些甲醛可能来自手机壳上使用的粘合剂,也可能是硅胶壳使用的材料不够稳定散发出来的。成都晚报记者 锁千程 李惠 摄影 李祥云 WCY5F
IdoS6
市民在购买、使用手机壳时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徐秋健建议,尽量选择没有明显气味的产品,同时在通风环境下使用,还要减少儿童对手机壳的接触。 E|3[$?=R
N :OLN[
同时,成都晚报记者也呼吁国家相关部门,出台针对手机壳的国家标准,规范行业生产行为,让消费者用得放心。 Rrrq>{D
K5 EJ#1ov
记者调查43人 6成在用手机壳 WMS~Bk+!
+~EnrrT+W
苯是一种无色透明有芳香味、易挥发的有毒液体。常温下即可挥发,形成苯蒸气,温度越高挥发量越大。在工农业生产中,苯被广泛使用。对于苯的致癌性,世界卫生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评级为一类人类致癌物。 d ATAH}r&
@=OX7zq\h-
昨日,记者随机调查了43位成都市民,其中27人的手机上套着外壳。“是一种装饰,很好看!”“能够保护漆水,手机不容易磨花!”采访中,市民使用手机外壳的原因不一,但他们均表示不知道“手机壳会释放致癌物苯”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