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帖子
  • 日志
  • 用户
  • 版块
  • 群组
帖子
购买邀请后未收到邀请联系sdbeta@qq.com
  • 2035阅读
  • 0回复

[分享]端午随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哭泣的手
 
发帖
*
今日发帖
最后登录
1970-01-01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9-05-28 16:30:32
  市场里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家家户户的窗台上悬挂着艾叶菖蒲,行色匆匆的路人,提着大包小包的物品,空气里飘散着粽子的香味儿,所有这些都在提醒我,端午节到了。

  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其特殊的渊源,端午节也一样。它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又俗称端阳,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沿袭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有很多的版本,而唐代文秀的一首《端午》,让我最早知道与屈原有关。“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因为这个节日,我知道了很多传闻、掌故,知道了屈原其人。也因之了解诸多特定的习俗:赛龙舟,端午食粽与屈原有关。据说那时楚人为救屈原,争先恐后划船追赶,追至洞庭湖时却不见踪迹。此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粽子春秋时期已有,到了晋代,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佩香囊、悬艾叶菖蒲、喝雄黄酒也是其习俗。传说端午节这天小孩佩香囊可避邪驱瘟。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据说插艾和菖蒲、喝雄黄酒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至于到底作用多大,我对医学知之甚少,当然不敢妄下断言。

  孩提时代的我们,所关心的是节日给予的美食,至于美食之外的其他是很少上心的。毕竟那时物质匮乏,拥有美食是很奢侈的享受。端午之乐依然还留在记忆里。每到端午来临之前,母亲就会亲手制作端午食品,粽子、米酒、盐蛋等等。还有自制的糕点,等和好的面团发酵后,放在荷叶上蒸,做好的糕点松软可口,还有荷叶的清香,远远都可闻见。

  及至年龄稍长,才有了另外的渴求——了解民俗文化,了解屈原其人。

  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主张章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由于他的改革触犯了朝中一部分人的利益,遭到奸佞小人的陷害,他逐渐失去了怀王的信任,被疏远。为破坏齐楚联盟,秦派张仪以“献商於之地六百里”许诺,致使齐楚断交。在国力日渐衰弱的情形下,楚国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屈原最终被放逐。他感到无比的郁闷,而他却依然心系楚国,他眷恋楚地楚风;依然不愿意放弃自己的理想,为国为民殚精竭智,“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彰显了屈原深沉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屈原回到郢都的同年,怀王客死秦国。即位后的顷襄王继续实施投降政策,屈原被再次流放。公元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为自己的理想殉葬。

  屈原的忧伤无人能懂,他只能诉诸苍天,而苍天无语。即使在颠沛流离的日子里,他仍然执着于自己的理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亦作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

  屈原的忧伤源于他没有陶渊明的旷达、苏轼的智慧,也不懂得老子的中庸之道。他不遵循世代相传的游戏规则,也不理睬约定俗成的种种禁忌,一味他执着自己的理想。他活在自己构筑的理想世界里,希望终有一天能看到楚国的强大,时时失意又时时希望。但是,郢都城破彻底击碎了诗人的幻梦,他在心力交瘁之时,最终选择做了理想的殉道者。

  时光流逝,继屈原之后的陶渊明、苏轼在面对自己的失意时,他们没有选择为理想殉道。对社会现实有了更清醒的认识,选择了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陶渊明少有大志,希望能“大济苍生”。十三年的仕宦生活,他为实现理想抱负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他愤然离去,“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归去来兮辞》)表明与上层统治阶级决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陶渊明辞官归里,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与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劳动者日益接近,息息相关。他固穷守节的志趣,老而益坚。他在给自己的《挽歌诗》中说“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对死亡他看得那样平淡自然。这份旷达岂是人人能懂的?!

  苏轼对王安石的新法颇有微词,故作诗讽刺新法,后因“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这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出狱后的苏轼,依靠朋友帮助以耕植度日,然而他并没有任何的怨尤,而是欣然接受,并给自己取名“东坡居士”。即使是面对市井小人的无礼斥责,他也并没有感到失落,而是窃喜“自喜不为人知”。在一次次贬谪之后,他的心态反而离禅更近一步,最后可以说完全达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至臻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