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帖子
  • 日志
  • 用户
  • 版块
  • 群组
帖子
购买邀请后未收到邀请联系sdbeta@qq.com
  • 1921阅读
  • 1回复

[分享]人生如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哭泣的手
 
发帖
*
今日发帖
最后登录
1970-01-01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3 10:16:45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扬娜拉!

  徐志摩•《沙扬挪拉一首》

  初次知道《沙扬挪拉一首》是在一次看徐志摩的诗歌里,此诗写于1924年5月作者陪泰戈尔访日期间。这是长诗《沙扬娜拉十八首》中的最后一首。《沙扬娜拉十八首》收入1925年8月版《志摩的诗》,再版时删去前十七首(见《集外诗集》),仅留这一首。“沙扬拉娜”是日语“さようなら”的音译,意思再见。分别诗在古今中外的文章里并不少见,可当我读到这首诗时,想到了一种如诗的人生,心想大概作者应该也是个爱浪漫之人吧。

  真正看到《沙扬挪拉一首》已经是不知道过去多久的事了,那日在书的插图中看到一个明媚的清晨,晨露还未落尽,霞光还未散开,一座斑驳的青石拱桥,古老的房子,桥下缓缓而过的流水…一种很安静的感觉涌遍了我的全身。当时真的是有些呆了,一下子喜欢上了这种画面所营造出来的氛围。读出了浪漫诗人的灵动和风流情怀。

  诗的开头,描摹了少女的娇羞之态。“低头的温柔”与“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两个并列的意象妥贴地重叠在一起,人耶?花耶?抑或花亦人,人亦花?我们已分辨不清了,但感到一股朦胧的美感透彻肺腑,象吸进了水仙花的香气一样。接下来,是阳关三叠式的互道珍重,情透纸背,浓得化不开。这真是一个构思精妙的比喻。

  诗人的人生也许是太潇洒了,其做人都与诗文般灵动。曾醉心于其诗文的飘逸灵动,曾沉淀于林徽因、陆小曼的浪漫里,感悟到这个因爱而生的人,观人察物,处处含情,情到浓时,因爱而瘁!

  这些年每年新出的诗集都有很多,令人眼花缭乱,然而,让我失望的是真正喜欢的却是很少,或许是有些落伍了吧。

  看过《沙扬挪拉一首》后我知道自己真的是被打动了,常常有忍不住想落泪的感觉。在我的内心深处,很感谢诗人,他让我知道了世上还有如此美丽的离别,如诗般的人生。

  江南小镇,水乡情怀,一见钟情,懵懂坚定,跌宕起伏,激流暗涌,活色生香……所有的想像都从诗人与离别的人对视开始。

  “沙扬娜拉”是迄今为止对日语“再见”一词最美丽的直译,既是杨柳依依的挥手作别,又仿佛在呼唤那日本女郎温柔的名字。悠悠离愁,千种风情,尽在不言之中!短暂的仅是那一刻的低头,美人娇羞已被诗人巧妙捕捉,最是脸红心动时,此情永难移!那一低头的温柔仍会毫无遗漏的铺展于你的胸间脑海里,那一声珍重,那一缕低首的娇媚,定格了诗人此次扶桑之行的浪漫纪念。

  有人说诗人离别的样子是寂寞的。但是我想他应该是在回忆的吧,他在想念那个让他怦然心动的女子,因为沉醉在离别那一刻,而让人忽略了他的执著。

  我一直认为离别时的两个人应该是痛苦或惆怅的,至少留有点遗憾。古代文人,青春在消逝,年华也在消逝,分别虽不是唯一的结局,但缺少交通工具,离别成了一种重大的仪式。因此,古代的分别诗大都充满着淡淡的哀愁。

  本诗的诗人仅以廖廖数语,便构建起一座审美的舞台,将常见的人生场面搬演上去,让人们品味其中亘古不变的世道人情。让经历离别后的人们曾经的怦然还在,在心里最温暖的那个角落里如诗一般永远被珍藏。

  从少年到青年,从激情到平淡,从得意到失意,诗人在经历了诸多的颠沛和波折之后,似乎什么都好象改变了,而唯一没变的也许只有和日本女郎离别那一刻,依旧那么温润,那么安详。散发着一种东方人特有的古典芳香气息。

  诗人离别的地方不曾去过,然而在我的想象里却是江南最美的水乡,唯美而迷离。观之可亲,散发着自然清新的气息。

  既然光阴似箭,岁月如梭,我们更应该以审美的态度,对待人生的每一寸光阴。

  有时离别那一刻,无疑也是人生一道最美的风景!

  人生如诗。
离线哭泣的手
发帖
*
今日发帖
最后登录
1970-01-01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9-10-13 10:17:44
人生如诗。诗如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