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刚刚放弃了对雅虎的并购努力,这是个明智的决定。并购雅虎不仅代价巨大,而且很可能把微软引向一条错误的道路,而放弃雅虎,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反倒很可能迫使微软选择另一条更有希望的道路。 D0yH2[j+
JqtOoR
~R7{gCqdr
自从网络兴起以来,对于网络化计算的基础结构,始终存在背道而驰的两种模式。第一种是集中化,即强大的主机/服务器组成的数据中心对应“瘦”客户端(可以“瘦”到只有浏览器),所有的数据存储、服务程序和应用逻辑都由服务端负责,客户端只负责用户交互,其极端形式便是谷歌正在倡导的云计算;第二种是分散化,每个节点可以既是服务器也是客户端,其应用组成由用户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偏好以及所拥有的资源自行配置,节点之间通过各种协议来通信、交互和共享资源,其极端形式是P2P(例如BT下载)。在这两个极端之间,还有一些折中方案。 CJ [e^K{
{'cdi`
!X 0 (4^
第一种方案的好处是简化和普及,简单而统一的客户端让用户不必为各种应用背后的复杂性而操心,而最简化终端的成本也可以降到很低;第二种方案的优点是自由和灵活,可以让用户直接掌控自己的应用组合和信息内容,并按需采用最新技术,不必受限于服务商的功能限定。但自由是有代价的,直接掌控意味着用户必须应付由此带来的技术复杂性,这就限制了应用的普及。 |sB L(9
9`!#5i)VU8
Tx(=4ALY
两条道路之争实际上贯穿了整个信息技术发展史,主机时代是绝对集中化,而个人电脑出现最初就是为了打破集中控制,让用户获得自由发挥的空间。在PC时代,分散化成为主导,重心从主机经过小型机和工作站,最后转移到桌面,而这一过程也造就了微软的辉煌。很明显,微软的根本利益在于让分散化成为未来格局的主导,至少是重心之一,将尽可能多的功能保留在桌面上,这样才有理由说服用户继续购买他那日益庞大的桌面操作系统和应用套件;相反,如果桌面“瘦”到只剩下浏览器,就没人会在意操作系统,就像手机用户甚至很少注意到操作系统的存在。 rLcXo%w
|UN#utw{^Y
p<&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