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正版合作和侵权请联系 sd173@foxmail.com
 
  • 帖子
  • 日志
  • 用户
  • 版块
  • 群组
帖子
购买邀请后未收到邀请联系sdbeta@qq.com
  • 2280阅读
  • 0回复

[分享]致曹操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极域飞仙
 
发帖
*
今日发帖
最后登录
1970-01-01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1-01 19:31:36
— 本帖被 闪电 从 『闪电文苑』 移动到本区(2010-01-01) —
曹公阿瞒:

  此一别,时至千余年,无恙否?

  想尔曹公孟德纵横驰骋几十余载,笑傲沙场,运筹帏幄,决胜千里;又忆阿瞒引领建安风骨,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这样道来公也当称文武全才了。

  怎耐漫漫历史长河,此消彼长,原本冠有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光环的曹公,怎知罗先生三国中有太多的演义,公由红脸写成白脸。罗先生可能与公前世无缘,近世无仇,可公的一言“宁我负人,毋人负我”被罗先生渲染成“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初观无异,细品差别当有天地之别。不过换位想一下,也当感谢罗先生,正是他的演义,当使公天下闻名。三国史不过短短近百年,比起中国五千年灿烂文化,唐宗宋祖、成吉思汗、洪武风云、康乾盛世,三国史不过是沧海一粟。可三国史往往是国人茶余饭后、休闲调侃,常谈之事,这与罗先生的《三国演义》有直接关系,从而使公大放异彩。正与邪、善与恶原在人的一念之间,三人成虎,历经千年,什么是正史,什么是野史,扑扑朔迷离的历史,本就是无法从头念起的经,一句话,自有后人评说。读罗先生《三国演义》的人,往往把它当历史当读,看陈寿《三国志》的人,偏偏把它看成小说。公无法再为自己申辩,愚人当去向书局提意,再若出罗先生的《三国演义》当在扉上做上标记,上书四字,“不是历史”等云云,公当自安矣!

  想尔曹公,生于乱世,生者当有报国志,安天下,公当也存“兴汉室”的思想。从公任洛阳北部尉能看出来,公申明禁令、严肃法纪,做出“有犯禁者,皆棒杀之”的号令,这是当时社会不可思议的想法,这足能看出公的报负。公有胆识,敢在太岁头上动土,皇帝宠幸的宦官蹇硕的叔父蹇图违禁夜行,公毫不留情,将蹇图用五色棒处死。从此便“京师敛迹,无敢犯者”。小惩尚能大戒,更何况是大惩呢,当是事半功倍也。但汉朝气数已尽,顽痴难消,乱世英雄四起,公选择离开,托病请辞,回乡隐居,大丈夫相时而动。

  乱世本就是英雄倍出的时代,和平时代很难造就英雄,也就是常说的英雄无用武之地也。董卓进洛阳、废少帝、立新帝,给公带来新的机会。公复出,会同各路英雄讨董军,这时公见到了关羽,从关公的温酒斩华雄,公看出关公的英豪,难免惺惺相惜,怎耐相见恨晚,关公早已心有所属。后来任由公“上马金,下马银”,人家不吃你这套,最终还回到人家哥兄弟那去。话说远了,可这些盟军没远见,存在“小富即安”的思想。公只好单打独斗,可孤掌难鸣,以失败告终。然公没有气馁,本着“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从头再来”的思想从陈留起兵,终于小有规模。这时公遇到了最好的机会,手下毛玠“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军资”的战略性建议,从而名正言顺的到处兴兵,再不是无义之师,打着“兴复汉室”的幌子到处攻城掠地。后来变成“挟天子以令诸侯”,给公带来了丰厚的回报,这也是一种比较优越的政治制度,也是公的伟大发明。无论当朝,还有后代,都有深远影响,以至多人学习效仿。公的是“阿瞒——刘协”模式,阿瞒当权;后有“孔明——刘禅”模式,孔明丞相当权;现有日本的“首相——天皇”模式,首相当权,英国的“首相——女王”模式,首相当权。可见公的创新对后世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从之可见一斑。

  公求贤若可,唯贤是举,这从公的《短歌行》中的“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可能看出来,还把自己比做周公,人家周公看到贤人来了忙着说话,把吃的东西都能吐出来。你曹公也会学啊,你就赤脚迎许攸。也是他来了你能不高兴吗?没有他官渡一战你当败多胜少,许攸这个超级无间道为你在官渡一战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许攸这小子事也做绝了,把人家粮草全窝端了,没有粮草,袁绍面对的只能是失败。许攸之小子也是,他该知道,做叛徒哪有一个有好下场的。功高盖主,就以为有恃无恐了啊,朱元璋的庆功楼上有多少他兄弟的白骨啊,也是,这事许攸不知道。这个许攸啊,一个“阿瞒、阿瞒”的叫着,阿瞒岂是他叫的;还当着众臣面不止一次的和公曰:“阿瞒啊,没有我你就得不到河北”,也太不把公放在眼里了,所以最终公还是找借个借口把他杀了。不过公这事出的怎么说也不太地道。你就不能学一下赵匡胤,弄个“杯酒释兵权”啊,留许攸一条生路啊,也是,这后世之事公哪里会知道。所以说,后事对公有一些骂名,也是正常的。不过官渡一战公对部下还是很宽容的,公清点袁绍书信,得到自己部下写给袁绍的信,尽烧之,说:“当绍之强,孤犹不能自保,而况众人乎!”从这来说,公也是个明君,所以才有多人追随。这一战以少胜多,是三国时期三大著名战仪之一,也是这一战公的实力加强了,北方也暂且得到统一。

  然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所谓欲壑难填。公灭了袁绍,让他差点断子绝孙了,觉得自己了不起了,又挥兵南下,袭刘备,灭刘表。可公还不知足,总以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说起来公的诗比那个叫什么李商隐的好多了,本来不错的一句“夕阳无限好”意境悠远,让人回味,偏偏又加了句“只是近黄昏”让人大煞风景。可结果不是公年高,而是本是兴不义之师,加上没有本土的水兵,荆州的兵怎么会为你卖命呢?更何况刘皇叔已是备水一战了,公又向碧眼儿孙权施压,公相当于把两个英雄(别讲他们是什么雄了)逼上绝路,自古有云:“穷寇莫追!”人家都穷途陌路了,人家能不和公玩命吗?更兼孔明多智,周瑜多谋,赤壁一战,大火烧得公大败而归。这也是正常的,情理之中之事。

  然公又休息数年后,总觉得稳定北方后想一报赤壁之仇,又挥兵伐吴,然又恐北方有失,而东吴防备森严,知道难以攻克,只好无功而返。公回来后,又是封魏公、封地,又是弄宗庙,公是做了个不皇帝的皇帝。正如公言,你做了周文王,原来公是想让自己的儿子做皇帝啊!公这么想也是对了,公一旦称帝可能早早的一下就多了三个皇帝了。这时刘皇叔也趁火打劫,让关羽进犯樊城。天老爷也帮关羽的忙,一场大水使关公声名远播,吓得公差点没回了老家。

  然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时公又与孙权合作,大败关羽,一世美髯公败走麦城,命丧他乡。这也为刘皇叔出兵伐吴找了借口,导致刘皇叔猇亭大败,所谓彼消此长,也曾强了北魏的实力,这也后来的事了。

  奈何人算不如天算,正所谓“阎王让谁三更死,谁也别想到天明!”人和人有仇缘本不用报的,只好比赛看谁能活就行了。人活百岁,终有一死,然公生前已培养好了接班人,也算对后世有了交待。更加公的“顾我万年之后,汝曹皆可出嫁。”这句话更加掷地有声,比起公的诗词曲赋影响更远。公妻妾成群,然公死了既不要求她们为自己殉葬,也不要求她们守寡,可见公的节烈观与世俗截然不同。公当是尊重妇女地位的第一人,公把女人当做人,而不是陪藏品,珍惜女人生存的权力,关爱女人的未来,反对灭绝人性,反对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摧残,公的大度胸襟难能可贵。 比起那“兄弟如手兄,女人如衣服”的说法高出何止百倍。

  后世对公如此评价,公当感欣慰了。

  廖廖数语,不知所言,暂与公别,他朝再叙。

 

                      极域飞仙致上

首发链接:http://www.ylmf.net/read.php?tid=743196
[ 此帖被极域飞仙在2010-01-01 19:32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