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正版合作和侵权请联系 sd173@foxmail.com
 
  • 帖子
  • 日志
  • 用户
  • 版块
  • 群组
帖子
购买邀请后未收到邀请联系sdbeta@qq.com
  • 2366阅读
  • 1回复

[其他收藏]国宝重器--荣耀西安[21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zjie
 
发帖
*
今日发帖
最后登录
1970-01-01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07-08 20:22:59
2008年3月26日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免费终于开放了..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筹建于1983年,1991年6月20日落成开放,是中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它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博物馆事业迈入了新的发展里程。



鸟盖瓠壶(战国)
1967年绥德废品站征集。通高33.5厘米,口径5.8厘米,圈足径8.8厘米。盖作立体鹑鸟形,与壶颈相合后,器腹以下部分呈前鼓后曲状。鸟嘴处有环扣,可以闭启,鸟颈有带纹一周,似鸟之颈环。鸟盘冠,双翅,尾翎羽毛清晰可见,胸饰鸟、蛇纹。盖尾部有环,环系蛇形自绕的链条,上连壶 。肩至腹饰五道宽带纹与六道蟠螭纹相间,螭纹皆相纠。盖、腹纹饰的空隙处填以小圆点珠纹。腹曲恻施八棱形壶, 两端饰螭首。此壶造型极为逼真,纹饰细密繁缛,生动形象,是一件罕见的艺术珍品。

金怪兽(战国)
陕西神木纳林高兔出土。战国器物,圆雕、透雕、浮雕兼施。鹰喙兽身头生双角如鹿,偶蹄,立于四瓣花形托座上。托座正中凸起呈覆斗形,周边花瓣上各有三个小圆孔。怪兽眼珠凸出,大耳竖立上双角内弯,作倒八字形向侧后展开。角分四叉,叉端各有一个怪兽头象,也为立耳环眼鸟喙,脖颈屈曲虬结,前后相连构成兽角的主干。怪兽前肢挺直前倾,后肢跨前,弯颈低头作角斗状。细腰,体内中空,尾卷成环形,亦作怪兽头象。通身及四肢上部饰凸云纹,颈脑部饰鬃纹,双角及钩喙饰凸楞纹。角、尾和托座系另铸焊接。造型奇特,雕工考究,反映了当时匈奴族金工匠师的高超技艺



镶嵌金柄铁剑(秦)
通长37.8㎝,身长25㎝,柄长12.8cm
1992年宝鸡市益门村春秋墓葬出土
剑由金质剑柄和铁质剑身分制铆合而成。螭头和羽翼时隐时现,并以绿松石、料器镶嵌其间。而布满螭身的细珠纹,不仅突出了形体,而且造成视觉上的层次感,使螭身极具立体感。螭身上所镶的"乙"字钩形绿松石,两两一组,繁而不乱,更是前所未见,使螭身在宁静之中,又增加了变幻之感,显得金碧辉煌,华美无比。

这个不多说了 大家都认识 著名的秦始皇兵马俑了
不过看这个还得去临潼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看  我去过N次了 呵呵  多嘴一句 其实兵马俑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两辆铜车马 那可是绝对的青铜颠峰 国宝重器啊  省博物馆都要不来的 呵呵





不过下面这个俑不太一样它叫绿面彩绘跪射俑  2007年12月底,它被运到陕西省历史博物馆,除了在台湾和兵马俑展览馆有过短暂展出外,这次是第三次和世人见面该俑是考古队在1999年9月10日在兵马俑二号坑发现的,整个兵马俑身上都施以彩绘,尤其是面部彩绘完整,白色眼白,黑色瞳孔,双眼炯炯有神,不同于其他的淡粉色陶俑,淡绿面色尤其引人注目,该俑的出土引起了文物专家的争论,谁也不能确定为什么这尊俑的面部要施以绿色颜料,早前甚至有人猜测“绿面”有可能是工匠们的恶作剧。而这件绿面跪射俑是现在兵马俑博物馆发掘出来的唯一绿面俑

杜虎符(秦)
铜质,虎形。器物高4.4、长9.5、厚0.7厘米,背面有槽,颈上一小孔,虎作半立走形,昂首,尾端卷曲。错金铭文9行40字:“兵甲之符。右才(在) 君,左在杜。凡兴土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燔燧之事,虽母(毋)会符,行殴(也)。”虎符“右在君,左在杜”,意思是说右半符存君王之处,左半符在杜地的军事长官手中,凡要调动军队五十人以上,杜地的左符就要与君王的右符会合,才能行军令。但遇有紧急情况,可以点燃烽火,不必会君王的右符。器物铭文是在虎身镂刻阴文,再将金丝嵌入阴文之内,最后镂平打磨光亮,虽历经两千多年,仍熠熠闪光。字体绝大部分是小篆,规整挺秀。
[img]http://img.fotoyard.com/user1/1097/Photos/Large/20080408/pic685444.jpg[/img]

[img]http://img.fotoyard.com/user1/1097/Photos/Large/20080408/pic685445.jpg[/img]
青铜箭头(秦)
这东西其实也是兵马俑出土的 在兵马俑博物馆里多的很
大家知道弩是秦军最先进的武器 其弩机制造工艺之先进精良当时没有国家能赶上 当然了 秦的青铜箭头制造工艺也是相当精良的 根据测量 出土的青铜箭头之间误差不超过0.2mm
[img]http://img.fotoyard.com/user1/1097/Photos/Large/20080408/pic685446.jpg[/img]
青铜鹅 青铜鹤(秦)
这是2004年12月3日在秦始皇帝陵一处陪葬坑出土的青铜仙鹤
这处陪葬坑位于距秦始皇帝陵外城约900米处,秦兵马俑博物馆的西北方向。这群青铜仙鹤,大小不一,有的似欲展翅,有的状如小憩,但其躯体庞大,均在40 厘米至50厘米左右;在它们的青铜底座上,饰有秦汉时期流行的云纹,表示它们正“驻足”于白云之颠,寄托着时人心目中“神仙世界”的景观。
  “这是首次出土秦代青铜仙鹤。作为一种吉祥祈寿的鸟,鹤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鹤文化已深入到我们民族的意识深处。至今的民俗画里,还常见仙鹤与童子相伴出现。而‘鹤发童颜’一语更是妇孺皆知。”考古专家张文立说:“青铜仙鹤群的出土,不仅证实了秦始皇一心成仙的宿愿,对研究秦文化具有重大意义;更使人们重新了解到秦始皇帝陵的布局与内涵之丰富,已达到了我们后人难以想像的程度。”
[img]http://img.fotoyard.com/user1/1097/Photos/Large/20080408/pic685447.jpg[/img]

[img]http://img.fotoyard.com/user1/1097/Photos/Large/20080408/pic685448.jpg[/img]
金饼(西汉)
1999年11月西安北郊新华砖厂在推土作业时出土了219枚西汉金饼,每枚金饼的重量多在245克至250克左右,约相当于汉代的一斤。这些金饼表面多刻有“V”形等符号以及“租”等文字,为研究汉代的铸币制度和赋税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在同一地点出土如此之多的金饼,这在国内还是首次。金饼作为汉代的黄金币,除用于贮备外,有时也被用于赏赐功臣
[img]http://img.fotoyard.com/user1/1097/Photos/Large/20080408/pic685449.jpg[/img]
“皇后之玺”玉印 (西汉)
    1968年陕西咸阳渭河北岸韩家湾出土
    此玉玺印面为正方形,高2厘米,边长2.8厘米,重33克。玉玺上方凸雕一螭虎为钮,四面阴刻云纹,底面刻篆书“皇后之玺”四字,书体流畅,结构方整,笔势方中带圆,刚柔相济,刀法娴熟,体现了当时高超的篆刻艺术水准。
    这枚玉玺为和田羊脂玉,温润洁白,玉质精良,略显透明,极具观赏性。
    以玉制印,最迟不晚于战国。秦代以前,印章是用金、玉、银、铜等材料制成,称“方寸玺”,人人皆可佩带。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确立玺印制度,规定帝后印章称“玺”,其余均称“印”。据《汉官旧仪》记载:“皇后之玺,文与帝同。皇后之玺,金螭虎纽”。这件“皇后之玺”玉印与这一记载正好一致,又因出土地点位于汉高祖和皇后吕雉合葬墓西侧约一千米处,所以很可能是吕后生前使用过的印章。帝后直接使用的遗物发现很少,这枚“皇后之玺”玉印是汉代皇后玉玺的唯一实物资料,对研究秦汉帝后玺印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此乃国宝级文物:我拍此物的时候 后面来了一个团 带团的导游MM见到这东西兴奋的不行 说是N多年都没公开展出过了
[img]http://img.fotoyard.com/user1/1097/Photos/Large/20080408/pic685450.jpg[/img]
鎏金银竹节铜熏炉(西汉)
1981年陕西兴平县豆马村出土。通高58,口径9,底径13.3厘米焚香用具。
炉呈半球体。通体鎏金鎏银。炉盖透雕出多层山峦,足饰透雕蟠龙。柄为竹节形,分五节,上端铸有歧出的三条蟠龙,龙身鎏金、爪鎏银,龙首上承炉盘。从炉口外侧铭可知,此物原为汉未央宫之物,后归阳信长公主。
这个也是国宝级文物  不过这东西太高了 周围人又多 背景杂 我没办法拍全身 只好截头截尾咯..
[img]http://img.fotoyard.com/user1/1097/Photos/Large/20080408/pic685451.jpg[/img]

[img]http://img.fotoyard.com/user1/1097/Photos/Large/20080408/pic685452.jpg[/img]
独孤信多面体煤精组印(西魏)
此印为稀世国宝,质地煤精石,一共有二十六个印面,在其中的十四面上镌刻印文。以印文的内容可见其有三种用途:上书用印、书信用印、行文用印。印文为阴文楷书,书法雅键劲拔,含有浓厚的魏碑意味,也是中国古代中唯一的一枚楷书印,而集多面印文于一体的印章在中国玺印史上更是独一无二的。
而印的主人更为特别,他就是鲜卑族大贵族、西魏名将独孤信。此人极为显赫,官职及多,所以在这个26面体的14面上都刻了官职,用到哪个官位时就印相应的那一面。
此人最为人称道的有两件事,一是他是历史上著名的帅哥,又是贵族出身,且战功卓越,又很讲义气。简直就是现在偶像剧中的男主角。二嘛,他最出名的事迹莫过于他生出了三朝皇后,所以,隋朝的建立者杨坚是独孤如愿的女婿,唐朝的建立者李渊是独孤如愿的孙子
[img]http://img.fotoyard.com/user1/1097/Photos/Large/20080408/pic685453.jpg[/img]
释迦牟尼立像(西魏)

[img]http://img.fotoyard.com/user1/1097/Photos/Large/20080408/pic685454.jpg[/img]

1条评分电魂+3
街角、微笑 电魂 +3 - 2011-07-08
发帖
*
今日发帖
最后登录
1970-01-01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1-07-08 21:03:42
中国的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