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正版合作和侵权请联系 sd173@foxmail.com
 
  • 帖子
  • 日志
  • 用户
  • 版块
  • 群组
帖子
购买邀请后未收到邀请联系sdbeta@qq.com
  • 1707阅读
  • 0回复

[分享]书读馨雅闻花香,文有心香若百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vanclqq
 
发帖
*
今日发帖
最后登录
1970-01-01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3-03-09 10:29:10
— 本帖被 燕衔泥 从 『闪电文苑』 移动到本区(2013-03-17) —


“蓄恋成诗,字句情思闹,”只因遥远的牵挂和思恋。于是,含情的文字,从心底跃然纸上。想想当年白居易亮地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口号时,该有多大的毅力和魄力,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当年杜甫先生写下这几句赠给李白的数年之后,他又写到“但愿子孙愚且鲁,无病无灾到公卿”,也许在他的潜意识里,写得一手好文章和生活舒适是不相容的。自古贫寒出高才,那些写的一首好文的德才兼备的人,似乎也验证了杜老先生的这一观点,其实在我看来,无论所处在的环境如何,多读书,多学习总归不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既然能做得到,为什么不从春暖花开的季节开始,在问道花香的时候,也抽出时间嗅一嗅书香。

书,是积累世人智慧的不灭神灯。书,是横渡时间大海的航船。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知识,是人类文明的结晶。而书作为知识的载体,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读书可以使人充实,提高素养、增长才能。诗书所承载的正是我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和与之相应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道德传统。可以说,一个人的气质与风度,正是蕴含在诗书之中的中华传统美德的具体呈现。

正所谓博览群书,厚积薄发。庄子曾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如果我们不读书,则如无本之朽木,无源之死水,智慧将终不长久……

的确,没有书籍的滋润,人的精神世界就会枯萎,人生的色彩就会黯淡。读书,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孔圣人“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战国苏秦“头悬梁,锥刺股”;诗圣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大文学家陶渊明“开卷有益,便欣然忘食”;刘克庄则“五更三点结漏,一目十行读书”;明朝左光斗更是“风云三尺剑,花鸟一床书”……毫无疑问,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对话;读一本好书,灵魂就会受到一次洗礼。

人世沉浮如电光石火,盛衰起伏,变幻难测。与其用华丽的外衣包装自己,不如用知识武装自己,“知识就是力量”,博览群书,定会受益匪浅。读西方的名著,可以体味其中博大的人文关怀和自由思想;读铸之金石的典籍,可以品味它的情辞并茂和垂之久远……腹有诗书,其品自高;腹有诗书,其德自谦;腹有诗书,其身自正。

积极的拓展知识能够使我们的生命领略到更高深层次的内涵,使心灵散发奕奕神采,人的气质和风度才会因此而得到体现。有人说:世界有十分美丽,但如果没有女人,将失掉七分色彩;女人有十分美丽,但如果远离书籍,将失掉七分内涵。所以,我们应“读”占鳌头!通过读书,你可以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通过读书,你可以细观秦砖汉瓦,领略唐风汉韵;通过读书,你可以精骛八极,心游万仞;通过读书,你可以踏遍红尘紫陌,感喟世事沧桑;通过读书,你可以借古鉴今,昭示来者,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通过读书,你可以播种阳光,挥洒青春,启迪愚昧,传承文明……

我们应在繁重的生活压力之下,挤出时间,捧书静读,沐浴书香,以至于皓首穷经。“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倘能如此读书,我们的知识何愁不渊博深广,资源何愁取之不尽?谈吐之间定会妙语连珠,工作之中定会得心应手。原文转载:http://www.vanclqq.com

真正的智慧总是与勤奋善学相连,真正的哲人必然像大海一样宽厚。人们常说:播下行为的种子,你就会收割一定习惯;播下习惯的种子,你就会收割一定性格;播下性格的种子,你就会收割一定的命运。 “闻鸡起舞早耕耘,天道酬勤有志人。”让我们养成勤奋善学的习惯,培养执著认真的品格,收割成功的丰硕果实!

手捧一卷,心无旁骛,神游万仞。让生活因读书而充实!让生命因读书而精彩!书读馨雅闻花香,文有心香若百合。看书读书,不是为了写文章,只是为了让你在一路行前的旅程里,能赏花悦目,能悦目心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