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戴式设备是继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后,最值得期待的数码产品之一,虽然穿戴式产品商业化仍有很长的路要走。最近百度的一份报告很好的体现了这种期待,百分之93.1的受访者认可穿戴式设备---70%至75%的受访者表示有意购买穿戴式设备。

在不考虑价格的情况下,49.3%和46.6%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可能会购买智能手镯和智能手表产品,穿戴式设备的这两大类别,分别有19.5%和29.1%的受访者表示,自己肯定会购买一台。
根据这份报告,48.1%的受访者希望可穿戴式设备可以帮助他们保持健康,37%的受访者希望用它们来克服懒惰,实施运动计划。
该报告补充说,用户对人体感应交互和跨平台的云数据等功能最感兴趣,大家期待更多的专用穿戴式设备,而不仅是下载应用程序使智能手机变身成为穿戴式设备。
已公布的中国制造商,包括盛大Geak Watch,奇虎的360儿童卫士,T-Watch、inWatch和Cwatch等等。
未来的可穿戴设备市场将拥有众多制造商,但缺少一个公共平台,如Android和iOS的智能手机,这才为穿戴式设备提供了设备操作和数据存储的平台。
iiMedia研究机构预测,到2015年中国穿戴式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114.9亿人民币(18.7亿美元),出货量多达40万台。
它不只是中国:可穿戴设备的狂热已经席卷了整个世界。澳大利亚一家研究机构预测,在未来的一年中,五分之一的澳大利亚人会购买至少一款穿戴式设备,出货量达36万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