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正版合作和侵权请联系 sd173@foxmail.com
 
  • 帖子
  • 日志
  • 用户
  • 版块
  • 群组
帖子
购买邀请后未收到邀请联系sdbeta@qq.com
  • 2225阅读
  • 0回复

[转载]为什么做了很多性格测试觉得很准,但很多时候还是看不懂自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影子枫
 

发帖
107750
今日发帖
最后登录
2024-05-1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5-06-02 18:47:27
为什么做了很多性格测试觉得很准,但很多时候还是看不懂自己?



当生活遇到困惑的时候,当感到迷茫不知所措的时候,当无聊想解闷儿的时候,有时我们会做做心理测试。


有时心理测试会给你一个答案,觉得它说得不对,哈哈一笑就过去了,觉得它说得真对,这答案就在心里盘旋着好些天,对照着过往经历中的体验反复思量,觉得还真是回事。

好比说,测试说你这个人理性、克制,不容易冲动。你觉得是。你平时就是这样的,万事都要考虑周全。

好比说,测试说你这个人行事果断,有魄力。你觉得是。很多时候,你能快狠准地做出正确的决定,常常是团队里那个拿主意的人。

好比说,测试说你喜欢的类型应该是那种踏实稳重,能给人安全感的。你觉得是。你想像中的结婚对象,就是这个样子。

……

条条说到心坎上。于是你就更加确信了,自己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但是在有些时候,你又会觉得自己好像也并不是这样。

某一天,上司说的话有些难听,为了工作熬了一夜的你,满心委屈,克制不住心里的愤怒,直直地回敬了一句。可说出口你便后悔了,开始责怪自己,为什么这样不理智。

某一天,你也纠结了起来。尽管并不是完美主义,但却无法选择要在哪座城市生根发展。你感到着急,为什么越是重要的事,越是无法下定决心去开始。

某一天,你遇到了一个年轻人,非常阳光,充满朝气,你对TA怦然心动,但是TA离稳重踏实八竿子打不着。你开始迷惑,自己喜欢的,究竟是什么样的人。

……

于是,你又在很多这样的时候,怀疑自己。

“我明明是这样的,难道我并不是么?”

为什么做了很多性格测试觉得很准,但很多时候还是看不懂自己?


--------------------------------------------------------------------------------

其实光凭性格测试本来就无法完全了解自己,因为性格测试的作用根本就有限。


至于为什么有限,这得从测试的设计特性谈起。

一、题项描述是统一的、固定的,而非个性化的,针对性难以保证。

为了满足快速批量测试的要求,但凡心理测试,不管是网站上的,还是纸质的,都必须先设计好固定的题目,和固定的选项。

这也就意味着,在做测试的时候,即使不明白题目的意思,或者哪个选项都不想选,都没有机会把出题的人找来问问,请他换一种问法,或者告诉TA说“我这几个都不想选,还有别的选项么?”

这些都没办法,只能自己默默地做下去。

但问题是,测试结果是根据测试者选择的选项而得出的。

不合适的选项,如何确保得出适合的答案呢?

当这种情况发生在你的身上,那么最终结果不能说明你的情况,也就不奇怪了。

题项描述的不可更改性,这一点几乎是所有测试的硬伤。就连专业的心理量表都无法幸免,更不要说毫无专业性的娱乐测试了。

二、市面上的心理测试通常只能测量心理的外显部分,也就是自己已经知道的那部分,而对内隐的那一部分(用精神分析的话说叫做潜意识),无可奈何。

为什么只能测查外显的那部分?因为测试的问题通常是问“你觉得自己……(如何、怎么样)”,因为是测试玩家自己意识得到的自己,所以每个人只能根据对自己有限的了解来回答。

著名的周哈里之窗(Johari Window)提出,自我可以分为四块:

我知道,别人也知道的我自己,也叫开放我(open self);

我知道,别人不知道的我自己,也叫隐藏我(hidden self);

我不知道,别人知道的我自己,也叫盲目我(blind self);

我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的我自己,也叫未知我(unknow self)。

因为在回答测试的问题时,每个人只能根据“我觉得的自己”来回答,因此测试只能问出开放我和隐藏我,没法问出盲目我和未知我。

聪明的你也许已经发现,这儿有个悖论:想要了解自己,但了解来了解去,不过是了解了自己已经知道的那部分,然后对这些已知的部分进行归总、反思之后,得到新的领悟,而原本不知道的……测完了还是不知道。

也许各类型的潜意识投射测验可以幸免,但潜意识投射测验的解答非常依赖测试者本人的感觉,施测师必须跟测试者反复核对感觉是否吻合,否则还是容易不准。施测师不在场的在线测试,就丢失了这个最重要的核对的过程,所以神准很难,真神准那也多半是纯属巧合。

三、心理测试只能测量可量化的部分,但问题是人心的幽深微妙之处恰恰最难被量化。

想要了解人,却不能凭空就了解,所以,要凭借一些方法去了解。

人了解世间万物的方法,是通过物理的方法。

当人成为了被了解的对象,那么了解人的时候,很自然地也就会想到……不然试试能不能通过物理的方法去了解看看?

选择了物理的方法,那么,首先要描述。有了描述,就可以进一步解释事物,预测事物,控制事物。达到控制的层面,就能够被我们利而用之。

描述的基本手段,就是测量。

说要测量,要测量。总要测出一个什么“东西”来,才算“测量到了”吧。

我们测量长度,最后会得出一个数字,测量重量,最后会得出一个数字,我们需要得出一个数据作为结果,这就是我们测出来的“东西”。测到了数据的感觉,上海人叫做“有数码”,全国人民叫做“心里有数”。心里没数,事物还在天上飘着无法定义,心里有数,就有了踏实的感觉。

要得到一个数据,首先要将被测量的东西量化。

但没有一样事物能够完全被量化,因此我们只能测量它能被定量的部分。测量一片树叶,能够测量它的长度、宽度、重量、色度、叶绿体对光合作用的贡献,却无法测量它的触感带给不同人的细微体验,无法测量它在不同文化中的意义。那些无法被定量的部分,很难将它按进一个数量的框架内,硬塞给它一个标定,然后读出数据。就拿叶子来说,就算勉强将体验分为舒适-不舒适,将意义分为积极-消极两极,然后要求不同的人以10分制给它打分,那也只是得到了一个简单的数据,而无法得到那些丰富的、诗意的、富有色彩的、能够唤醒体验的细节。这些用测量的方法,就无法得到。

测量工具是很无奈的。因为它们就是为了量化而生。

尺子测量长度,称测量重量,温度计测量温度,表测量时间,都是通过刻度去测量的。

刻度就是它们存在的意义。有了刻度,才能把被测量的东西量化,从而得到一个数据。

又因为它们每一个测量工具都只有一种刻度,比如尺只有长度的刻度,表只有时间的刻度,所以它们只能测量它们各自能测量的东西,只能量化它们各自能量化的东西——而无法量化全部。

心理测试也是一种测量工具,它是为了解人的心理而生,因为测量工具的限制,所以它只能测量心理中可量化的部分。心理测试的刻度就在每一道具体的题目中,娱乐测试多半是内藏的,专业量表多半是外露的,你能见到很多以“程度”的方式描述的选项,比如“非常不赞同、不赞同、中立、赞同、非常赞同”,这就是心理量表中的刻度。也许为了把人了解得更全面一些,它就像是多种测量工具的集合体,尺子、称、温度计、表等等全都一起上,以便得到有关心理的各个方面的数据,用术语来说,这叫维度,或者因素。

当刻度精确的时候,测量的准确性就得到了保证。这句话在测量客观不变的事物上,是成立的,比如测量一块石头,它有多重就是多重,但是,心理这个东西,主观性是很大的。就拿经典的卡特尔16PF举例,16PF的第四题,题目问的是:

我有能力应付各种困难:是的、不一定、不是的。

笔者认为这道题的选择就非常依赖主观。一个过分谦虚的人可能明明有足够的能力应对各种困难,在他人看来TA应该选“是的”才是,但TA还是选了“不是的”。

这道题是归在了因素C之内,这个因素测查的是情绪稳定性。选“是的”得2分,选“不一定”得1分,选“不是的”得0分。得分越低,情绪稳定性越差。

所以,一个因过分谦虚而选了最低分的,就一定情绪不稳定么?不能这么说吧。

当然,一个因素之下的题目不止一道,一个合格的因素不可能仅凭一道题就给一个人的某个方面下个定论,但反过来想,如果单个题目的设计不够合理,那么整个因素的效度肯定会打些折扣,多与少的问题。

当因素全面的时候,测量的全面性就得到了保证。这话倒是没错,但是完美的全面是做不到的。至少限于目前人们对自己的了解,是做不到的。

所以心理测试既不精确,也不全面,那是肯定的了。或者客气点说,它能做到的,比起我们想要的那种全然的了解,是远远不及的。

所以在这样的前提下,心理测试还能为我们做什么?


--------------------------------------------------------------------------------

首先,作为一个的测量工具,它能老实巴交地为我们量化可量化的那部分心理,然后测出一个数据,反馈给我们,供我们参考。


我们好奇的常常是“一个人在想什么”,这属于心理过程。将人的心理过程定量是困难的,因为心理过程是复杂的,它前因后果,它起承转合,它可以是一个故事,却不能是一个数量。

心理过程不能定量,但是心理特质可以。比如说,一个人的“内外向”特质,就是有程度之分的,可以进行量化的。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对特质的量化,来标定一个人在人群中的位置。

这个位置本身就对测试者有参考意义,比如,当一个人说自己“内向”时,其实说的是自己比群体中的其他人内向,当TA在群体中的位置过于边缘时,就会有危机感,觉得“是不是太内向了?”。不存在社会比较的话,内外向其实是没有意义的。天上的雄鹰地上的蛇,还有人间的独行侠,就从不困扰这样的问题。很多其他的性格特质,也是一样,比如“独立-依赖”、“敏感-钝感”等等。

标定一个人在人群中的位置,这对于寻找伴侣,或者企业寻找适合的员工都是有意义的。

有一些专业的心理量表,做的正是这样的工作。

比如刚刚提到的16PF。“大五”人格也是。这两个都是测量普通人的心理特质。

常用的还有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试。对这个测试要多说一点:它是专为了测量病理性特质而研发的,其中有10个临床量表(你也可以通俗地理解为10个维度),是专门测量受测者在某一方面的偏离群体程度的,通常只用作病理性诊断的参考。正常人都多少有一点“变态”,尤其是在这个不很正常的社会中,所以如果没事儿就别测了,省得看自己哪儿哪儿都有病,把自己吓着,再说这题目也真的怪长的。

还有一些心理量表,它们在测完特质之后会更进一步,通过这些数据拟合出一个内在心理模式。

这或许意味着,心理量表不但有机会把人身上的特质说清楚,甚至还有机会通过模拟内在的心理模式,来还原心理过程!

但,这有一些冒进。毕竟,在特质的测量都无法保证准确的情况下,模式的拟合是否能够保证准确,就更值得怀疑了。至于还原心理过程,恐怕就更飘渺了,只能说,可能有机会办到。

确实有很多人觉得做完了这样的测试觉得很准,那其实不是真的看到了你的状况,那是猜出来的。这种用特质拼凑出来的模式,就像是猜测一个出生于中国农村并且下面还有弟弟的女孩子,一定不受家里重视一样,只是凭经验。很多情况下,真的是这样,但是,总有例外。

这类量表有艾森克人格问卷(EPQ)、MBTI、九型人格等,其中除了EPQ之外,多数是非专业的量表。专业量表是具有高信效度的,而它们的信效度不高(相关小知识:信度、效度,见文末科普)。

不过,要说这些非专业的量表完全不靠谱,倒也未必见得。因为MBTI和九型的发明是完全不同于专业测试的思路。

特质论是自下而上地认识人格,类型论却是自上而下,它们都是发明者经过大量观察实践后,根据自己的个人经验,先提出确定的维度,甚至可能这些维度怎么组合成特定人格类型都已经想好了,再开始从维度中演绎分化特质,再根据特质的特征写出具体的题目,而不是像特质论那样,先设计题目,然后通过因素分析,归纳出一些因素。(如果分辨不清“维度”和“因素”的区别,看成一个意思也不要紧。)

先对一个人的总体有个直观感受,再去了解细节,好处是高效快捷,坏处是若感觉出现误差,即体现为偏见。先了解一个人的种种细节,再形成对一个人的直观感受,好处是,精确、误差小,坏处是效率低,或许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也不能形成一个概括性的印象,甚至不一定知道何时终止收集数据然后开始总结,会比较好。

我们或许可以这样诠释:测量心理特质的测试,和归纳心理类型的测试的区别,就是归纳法和演绎法的区别。

如果要直白地阐明演绎法的好处,我们可以打一个这样的比方:

一个人穿衣服,既要遮身蔽体,又要合身。

特质论的测试,希望做出非常合身的衣服,所以他们非常小心地量体,但限于目前的技术水平,怎么都衣量不准,所以衣服也做不成。但至少不会穿了不合身的衣服,看着寒碜。类型论的测试,就像是买了现成的衣服,穿到自己身上,毕竟不是量体裁衣,真的有很多不合身的地方,丑得像麻袋。可好歹穿了,不至于裸着。

高冷地裸着,或者寒碜地穿着,很多人会选择后者,因为他们更在乎的是,不能裸着。如果等不及理论的完善就需要使用它,那么演绎法是更合适的。

如果要直白地阐明归纳法的好处,我们可以打一个这样的比方:

南辕北辙的故事。

得知终点在远方,直线行驶就能到达,为了到达终点,两个人采取了不同的方式,一个是掏出量角器,非常小心地量取角度,但是限于工具的精度有限,始终没有量好,所以还没有出发;另一个粗略估计了一下角度,就直接出发了,但是由于一开始对方向的判定不一定精确,所以最后可能跟目的地有很大的偏离。

一个是不可用但毕竟严谨地保全真相,一个是可用但也许已经离真相越来越远。也有不少人会选择前者,因为他们对真相仍保持着朝圣般的敬畏,即使放弃暂时的实用性也在所不辞——况且,说不定再努力一下下,就可以到达真相了呢?

如果我们辩证地看待事物,就会发现,通过个人经验得出的也未必不好。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就是根据个人经验得出的,却被心理治疗界奉为经典,这么多年还在玩儿;

如果我们辩证地看待事物,就会发现,所谓的专业也未必一定好,科学心理学研究人的态度太追求客观与实事求是,就像被物理学家附身,把人当成一个事物来研究一样,然而人的心理是否真的能够被当成一般客观事物来研究,这却是很难说的。苛刻地追求信效度固然严谨,但是格式塔心理学家说过,总体大于部分之和,或许在分解人心的过程中,已经失了人的本味,也未可知。反观那些由个人经验得出的量表,它们尽管对具体特质的测量未必精确,但是对类型的归纳,却自成体系,已经比较完整,好像已经可以一个个具体的类型中隐约看到人的轮廓。

尽管它的优势与缺陷一体两面。即,经验的不完整,可能直接导致类型的不完整,从而导致测量的不准确。冒进地根据维度得分归纳出一个类型然后马上进行演绎,也未必能真的能拟合得那么贴合——类型论所给出的解释常常会让人觉得,好像句句都有些在理,但当有些细节不符合你的时候,你或许会有一种被硬塞进一个角色,来进行角色扮演的感觉。脸谱化的痕迹有些重了。很多时候,你也并不总是那么绝对。

总之,想要凭借一个现有的测试就了解一个人,理论上是有些难。

也许做完测试后不断质疑测试结果的你,会有些遗憾——“唉,这说的不对,我其实是这样这样的,这么牛的测试倒也没有很准啊!”

哦。那这么说来,好像更了解自己的,还是我们自己啊。

当我们通过每一道题目,一遍一遍地告诉测试,我们认为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测试能为我们做的,就像是一面如实反馈的镜子,把所有关于自我的认知汇到一起来,让我们有机会听听自己说的话,让我们有机会知道,我们如何看待我们自己。

也许我们还会从镜子里看到,这个人,TA是这样思考,这样感受,这样行事……也许,就像是看了一出戏。看到戏里的人有这样的人生,我们会产生一些新的领悟,这会对我们产生触动。也许,我们有机会因此,作出新的决定。

如果你不满足于测试带来的答案,想要更深入地了解自我,你可以怎么办?


--------------------------------------------------------------------------------

我们已经说了,测试测的,就是表面现象。


想要更深入地了解自我,那就不能单纯只关注表面现象。

表面现象就是特质,以及用特质猜出来的模式。

任何一种特质形成的原因可能都是多种多样的。比如两个内向的人,他们内向的原因可能完全不一样,但具体的原因是什么,大多数心理测试未能回答我们,差点让我们以为内向的人都一样。

任何一种行为模式形成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两个同样追求完美主义的人,他们之所以拼命地追求完美主义,其原因也是各不相同,而大多数心理测试未能回答我们,差点让我们以为追求完美主义的人都一样。

如果一个机器人的外显特质和行为模式和我们一样,我们就简单地说它的内在心理过程也和我们一样,那就太可笑了——人家连心理都没有。

所以,我们凭什么用简单的特质和模式来给我们自己下定义呢?

如果那样做了,也许就被贴上个标签,然后被淹没在人群中,然后就找不到自己。不可以。

所以我们不能只关注特质和模式,我们还要走向深层。

去问一问每一个特质或模式背后的原因:

也许它是一段故事,

也许它是一个情结,

对机器人来说,它就是一段程序代码,

也许对你来说,它还会是别的什么。

不管它是什么,它是独属于你个人的生命色彩。

它不再是一个被量化的数字,

它是有质感的、有温度的,

甚至还是有心跳的。

只有你看到了它,你才感受到了真正的自己。

这个答案只在你自己身上,只有你自己知道。或许也只有你自己能懂得。

限于个人视角的局限性,建议不要一个人来探索,否则周哈里之窗的另外两块始终探索不到。

建议找另一个人来观察你,给你反馈。

但生活中很难找到这样的一个人,跟你关系亲密,愿意成为你的镜子,又不会因为关系太过亲密,而成为一面顾虑重重的哈哈镜。所以建议找一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来与你做这样的事。

当然,一定是在你需要的时候。

如果负担不起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你可以……


--------------------------------------------------------------------------------

阅读靠谱的心理学书籍,或者参与靠谱心理学的课程,都是可行的。


靠谱和不靠谱的定义是很难说的。心灵咖啡网只能建议:带着辩证的眼光去看。如果你看到了一些感觉过于神秘无法解释的东西,或者你觉得像进入了邪教组织那样,感受到了强大的魅惑力,那就千万要小心。如果身边有心理学专业的老师或学生,也可以问问他们的建议。

当然,不能忘了还有心理测试。

如果你了解了心理测试的局限性,又对自身有了一定的洞察力,其实心理测试也是可用的。

古人管中窥豹,叶落知秋,见微知著。心理测试尽管只是只言片语,但我们仍旧可以观察,自己在做测试的时候,为什么会选择某一个选项,为什么不会选择某一个选项。这背后的原因,如果我们留心去观察,我们也能有更多发现。

至于测试最后的结果,当个参考就好。

想对心理咨询师多说几句


--------------------------------------------------------------------------------

很多心理学专业科班出身的心理咨询师会很鄙视九型、MBTI等测试,觉得它们不够专业,所以就懒得学它们。其实相对来说,九型、MBTI的状况已经算不错的了,像性格色彩和星座测试简直被鄙视到沟沟里。


笔者也曾是这样的人,而且相当严重,但现在觉得,其实,我们也不必这样绝对。

说得那个一点,比方说,大众需要工具来砍绳子,我们这些专业的心理研究者始终没磨出一把自己满意的刀,就不能怪心急的大众自己随便找块锋利的石头自行了断。我们对这种现象,首先要有理解、接纳的态度。

然后,要承认这样的测试也有它的价值。要知道心理咨询也是通过只言片语来展开的,通过这些非专业测试收集来的信息,也能为咨询提供更多补充的信息。

最后,如果来访者自己学了很多这样的测试,并把做了测试受到的影响带到了咨询中,作为咨询师,能不关注么?学习这些粗陋的工具,不一定是要自己使用,有时也是了解来访者的工具。

相关小知识:信度、效度


--------------------------------------------------------------------------------

科学心理学对“专业测试”的认定标准,就像是对一把尺子的认定标准:究竟能不能,把能够量化的部分,测清楚了。衡量这一点,看的是信度和效度。一把好尺子,刻度得是标准刻度,而且要恒定,不然测同一块石头,第一天一个数,第二天又一个数,这就叫信度;至于效度,就是它是不是测量了它应该测量的东西,对一把尺子来说,要测长度,的确测量了长度,这就叫效度,如果说是测量长度,测出来的却是重量,这就叫没效度。刻度越是恒定,信度越高,越是如实测量了该测的东西,效度越高。


科学心理学判断专业与否,就是看这两个。EPQ按这个标准,是专业的,这很可能是因为EPQ的发明者H.J.艾森克早先研究人格特质论的科研经历,对他有一些实际的帮助。而MBTI和九型人格按照这个标准,则被认为是不够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