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正版合作和侵权请联系 sd173@foxmail.com
 
  • 帖子
  • 日志
  • 用户
  • 版块
  • 群组
帖子
购买邀请后未收到邀请联系sdbeta@qq.com
  • 6290阅读
  • 2回复

[转载]活着就不要放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jqb111
 

发帖
1979
今日发帖
最后登录
2015-02-02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9-01-13 19:41:33
— 本帖被 武昌文竹 执行压帖操作(2013-10-14) —

在浩瀚无际的宇宙中,人类以一种有机生命的形态存在于地球上。常人把它称之为“活着”。但是,以有机生命形态活在地球上的不仅仅是人类,虫鱼鸟兽也都是以生命的形态存活于世。据说,人类和地球上其他生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类是一种高智慧的生物,鸟有鸟的智慧,虫有虫的智商,我不懂的东西,不敢妄言。但我知道,人是一种靠希望和追求支撑生命意志的动物。
  人的希望和追求首先表现在对知识的追求和希望求知欲得到满足,与自己有关或是无关的知识都想知道,诸如宇宙是是么样子?以怎样的姿态运行?人是怎样演化成为人的?世界上究竟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人为什么要活着,人生的意义究竟是是么等等。
  在求知欲的驱使之下,人们对自然界不断地研究、探求,许多奥秘似乎有了较为标准的答案,但是,最遗憾的是,人为什么活着,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这个和人的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却没有标准答案。有人说,人活着是为了别人,有人说人活着是为了自己,还有人说人活着就是为了活着?但是人为什么为别人活着?人有为什么玩儿为自己活着?活着为了活着又是为了什么?这有什么意义?如此这般的问来问去?问题永无止尽,答案也越来越多,越来越不甚了然。回答问题的智者被问住或问烦了,便不耐烦地说:一个傻瓜提出的问题,十个聪明人都无法回答。
  为什么一个傻瓜提出的问题十个聪明人也无法回答?如此这般没完没了的问下去,聪明人非发疯不可。因此连爱因斯坦这样的智者都说:“要追究一个人自己或一切生物的意义或目的,从客观的观点看来,我觉得是愚蠢可笑的。”
  爱因斯坦也没有正面回答问题,看来这位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和才智人物也对这一问题不甚了然。
  但是,爱因斯坦没有正面回答的问题,中国古代的一些智者却做出了答复。
  《古诗十九首》中有这样两句诗:“人生天地间,忽如远客行。”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说,人活在世界上,就如匆匆忙忙赶远路的行客。我感觉这句话有些味道,起码是接近了生活的实质。人生如过客,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有首歌的歌词我记得两句:“不要问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
  中国古代类似《古诗十九首》作者的聪明人还有庄子。庄子的妻子去世了,朋友赶去吊唁,本想安慰庄子两句,希望他节哀顺便。谁想却看到庄子鼓盆而歌,一副兴高采烈的样子。朋友大为生气,责备庄子不近人情。庄子反唇相讥朋友缺乏见识,庄子道:人生如出门,人死如回家,不想死者如贪玩迷途,乐而忘返,忘记回家的孩子。
  如庄子这样豁达大度的家伙这个世界上少见,我也一向不喜欢这位玩世不恭出言玄而无当的哲人,但是,我不得不佩服他在生死问题上超脱。
  尽管庄子道的是生命真谛一部分,但是,大多数人还是不想回家,“此地乐,不思蜀”的刘禅多得不得了。而抱着“好死不如赖活着”人生态度的人则更是数不胜数。然而,这世界上也有感觉“此地苦不堪,不如早还家”的人也不是没有。尤其是那些怀抱满腔理想,对人生抱有巨大期望值而落空的诗人更是如此。
  中国的屈原自沉汨罗江,北岛自杀,海子卧轨,俄国的叶塞宁、马雅可夫斯基自戕,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皆出于理想的破灭和对前途的绝望。智者尚且如此,普通人因绝望,自愿放弃生命的就更多了,数不胜数,干脆不去数他。
  在生活中,有些人是出于对生活的绝望,自愿放弃了生命。而也有些人本身不但不愿放弃自己的生命,而且具有强烈的生存****,但却死于非命。
  有一篇文章记述了这样一件事:一次空难事故,一架飞机坠落在沙漠中。
  机上留有十一名幸存者,有大学教授、政府官员、公司经理、部队军官等,还有一个傻子。又饥又渴的幸存者们个个抱着强烈的生存愿望,在大漠中寻找水源,他们在沙漠中走了三天,先后数次在远处发现了沙漠绿洲和湖泊,但是,走到近处,绿洲与湖泊却消失了,原来他们从远处望到的是海市蜃楼现象。大漠欺骗了他们,他们终于由一次次希望破灭而绝望了,于是写下遗书,停止了寻找,等待死神的来到。
  而幸存者中唯一的傻子一次次问那那些这个智力健全的人:“那水怎么就不见了?我好渴。”
  “傻小子,那是海市蜃楼,我们没希望了,就只有等死了。”别人回答他。
  但是,傻子不知道什么叫海市蜃楼,只知道口渴需要喝水,只有水才能解渴,继续向前面寻找水源。他爬上了前方一个五十多米高的沙丘之后,高兴的大喊大叫起来:“水,前面有水塘。”
  但是谁也没人理他,傻子只好自己冲下沙丘,连滚带爬地向有水的地方奔去。
  几天后,搜救人员在沙漠中找到了十具尸体,又在距尸体一公里处,发现了一个形容憔悴的傻子。
  傻子喃喃地道:“他们说海市蜃楼——他们说没希望了——他们说我疯了——为什么不相信我的话?不信前面有水塘?”
  聪明的人们死于屡屡受骗之后心灵的绝望、自弃,傻子生于决不放弃追求。
  这是一个特殊而罕见的事例。但是,在生活中,类似的情景却屡见不鲜,屈原、海子、北岛、马雅可夫斯基、川端康成之死,包括那十位葬身沙漠的人皆是如此。他们死于希望的幻灭,死于精神的崩溃和绝望,死于自我放弃。我之所以说是“理想的幻灭”和“精神的绝望”是因为他们本来可以不放弃,他们的实际处境或许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样糟糕。
  海明威说:“人尽可以被毁灭,但却不能够被打败。”而那些放弃了希冀和追求的人却是自己打败了自己的。诚然,生命路途上的许多道理讲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就如海明威用自己的笔刻、画塑造过不少钢铁硬汉,并借打鱼老人之口说出了诸如:“人尽可以被毁灭,但却不能够被打败”的传世名句,但他自己最终却不堪病痛的折磨,亲手用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或许有人会说,人总是要死的,与其痛苦的苟延残喘,不如利利索索,没有地痛苦的死去。我们的话题再回到中国古代的哲人身上,既然生是出门远行,那么就要走到生命的终点,这叫完成旅行,终得其所,死而无憾。而半途放弃则是不得其所,就连以慈悲为怀、普度众生的宗教的天堂都不收留自杀者。岂不可怜哉?
  诚然,生命的路途崎岖不平,险象横生,充满了艰难、困苦,风雨、泥泞,就如辛弃疾自嘲自己命运的那首词:“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辛酸辛苦。更十分向人辛辣,椒桂捣残堪吐”现实生活确实没有我们理想的那样美好、甘甜、幸福,生活中有欺骗,有黑暗、污秽、有艰难、险阻、困苦、失意、失望,失败、但也不至于毫无希望,更不不至于绝望。老子说:“飘风不终朝、暴雨不终日”毛泽东则说,“不利处境和困难局面的摆脱,往往在于再坚持一下之中。”雷霆、闪电、暴风、骤雨过后,是彩虹、晴日、艳阳,而所谓的绝望通常出自主观心智的魔幻而绝非现实。
  不放弃,就有希望,心的绝望是死神莅临。
  活着,就不要放弃希望和追求。
[ 此帖被燕衔泥在2009-01-14 18:22重新编辑 ]
2条评分
燕衔泥 电魂 +5 闪电联盟因你而精彩! 2009-01-13
燕衔泥 电魂 +5 闪电联盟因你而精彩! 2009-01-13
离线燕衔泥

发帖
4187
今日发帖
最后登录
2024-05-06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9-01-14 18:23:56
不放弃,就有希望,心的绝望是死神莅临。
哀大莫过于心死,再聪明的人如果有一颗绝望的心也不会有所成就。
离线哭泣的手
发帖
*
今日发帖
最后登录
1970-01-01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9-01-31 21:26:36
不抛弃,不放弃
活着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