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帖子
  • 日志
  • 用户
  • 版块
  • 群组
帖子
购买邀请后未收到邀请联系sdbeta@qq.com
  • 1815阅读
  • 0回复

[转载]扯淡,比说谎更可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木鱼先生
 
发帖
*
今日发帖
最后登录
1970-01-01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9-09-05 10:57:38
“扯淡,比说谎更可怕。扯淡不是说谎,却是真理最大的敌人。”这是哈里·法兰克福在《论扯淡》一书中所论证的核心观点。这本只有一万多字的小书因为触碰到当下文化的一个核心问题而在美国成为超级畅销书。
    
“在我们的文化里,最突出的特征之一就是,有太多的人在‘扯淡’。”这是法兰克福对现状的看法,他提到在哲学、政治、生活、商业等诸多领域都存在扯淡。比如哲学界就充斥着扯淡,“很多人强要假装自己有重要的理论,于是制造出无法穿透的语言来掩饰其中并无大义的真相”。
    
扯淡,是漫不经心随口说出来的话,是不考虑真相、言不及义的胡诌。据称《牛津英语词典》给它的定义是,“琐碎的、言不由衷的、虚伪的言谈或文字,胡说八道。”用中国人的话说,说得文雅些、客气些叫“讲空话”;说得激烈、说得不好听骂作“放屁”。听说这本书在某某的书名就是翻成《放屁!》
    
法兰克福很敏锐地发现,人们“更偏好扯淡,而不喜欢说谎”,扯淡不会像说谎那样有罪恶感,不怕谎话被揭穿。为了编造谎言,他必须认为自己知道什么才是真相。而为了编造出可信的谎言,他必须在真相的指引下,设计他的谎话。相比而言,扯淡要自由得多,扯淡不需要撒谎那么多分析和深思熟虑,只需要插入无关痛痒不知所云的空话即可。更麻烦的是,因为扯淡很自由,它对人有着一种天然的吸引力,人们往往不知不觉就陷入扯淡之中了。因为扯淡很容易且有吸引力,因而弥漫成灾。
    
MZ社会和市场经济里的种种扭曲也推动了扯淡的膨胀,特别是在政治、道德和宗教等分配权益的关键领域,在那里既难以有真伪的判别,而追求真伪判别又有风险和麻烦。靠扯淡来搪塞、敷衍、扭曲、误导遂成为权宜之计,更有蔚为主流的趋势。
    
就说美国吧,MZ和市场的运作方面都相当成熟发达,然而各种所谓“政治上正确”的说辞,以人权和公理(普世价值)的名目、以发展和效率的理由、以清剿邪恶的名义、以秉承上帝旨意替天行道的行为……往往不过是扯淡者的各种变奏。对于扯淡的横行流布,美国人民日趋厌烦,日渐愤懑,日益感到无奈和无力,有人非常形象地说,“就像受到带着棉手套的拳头闷击,嘴里却被塞进棉球无从呻吟”。因此,法兰克福的一本小书,仅对扯淡稍作揭示,便让窝火的美国大众透了一口窝囊气。
    
哈里·法兰克福通过辨别说谎与扯淡的差别来阐明他的立场:“因为说谎的人知道何者为真,却讲的是假话。而扯淡的人既不关心何者为真,也不关心何者为假,只在乎自身利益。这种认为无论事实真相如何都没有差别的态度,就是扯淡的本质。”因而,扯淡,而不是说谎,才是真实与真理最大的敌人。
    
哈里·法兰克福毕业于耶鲁大学,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荣誉教授,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他于2005年出版了自己25年前的一篇讲稿《论扯淡》,这本书在全美非虚构类热销书榜上蝉联了十个星期,并且被翻译成25种文字,卖出四十多万本。一本哲学理论书居然能获得这么好的销售业绩,实属罕见,也颇有令人深思的意味。
    
法兰克福人如其文,言辞精锐简短。“辨别真理要求无私。”“耶鲁是全世界的扯淡大本营。”就是他的名言。当问及他的这本书为何这么短时,法兰克福说:“短书里面当然可能有很多扯淡,但是一本长书必然有着很多扯淡。”
    
法兰克福说,当形势需要人们去讲他自己都不知所云的话的时候,扯淡就不可避免。因此,当一个人有“责任”或机会,针对某些话题去发表超过了他对该话题的了解时,他就开始扯淡。这种矛盾在公共生活里非常普遍。每个人的知识面其实都是有限的,专家也只是在某个特定的领域有知识。通才与全才是少之又少,很不牢靠的。且口才并不等于文才,文才并不等于经世之才。何况,信息并不等于知识,有时信息多了反而是祸害。可是,我们的专家们却常常被迫高谈阔论一些他们自己并不熟悉的东西,“扯”一些模棱两可、含混不清、让人费解或似是而非的“淡”,不管是由于自己的嗜好还是应别人的要求。
    
法兰克福认为,当今扯淡现象泛滥,还有更深层的原因,那就是目前各类怀疑主义大行其道,它认为我们不可能知道何为真相。那些不再相信“区分真假的可能性”的人只有两个选择,其一,不管事实如何,不做任何形式的判断;其二,继续对事态做出判断,但这些描述全是扯淡。这种“反真相”的信条,渐渐蚕食我们的信心,让我们不再相信可以通过正直的努力来判断真假。
    
然而,扯淡与说谎一样,不管人们如何地深恶痛绝,终究是难以杜绝的。
    
韩少功写过一篇《强/奸的学术》的文章,文后有一首说“难”诗,不妨附在这里作为本文的结尾:
    
现代前难后亦难,话语争霸百家残。
    
死的说活言无尽,圆的说扁舌未干。
    
学问易改性难改,掩卷应觉人境寒。
    
书山此去多歧路,世间悲喜从头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