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是物理学的一个名词,是指热、光、声、电磁波等物质向四周传播的一种状态。然而,这个字典里本来中性的词却在百姓生活中衍生出许多不安,尤其是身边的电磁波和交流电磁场看不见、摸不着,究竟对人体健康有没有危害?对我们的居住环境有没有影响?近日,本报对此进行了调查。 (WC
=om
pNOE
KiJ
①有电磁辐射的地方安全吗 :38h)9>RK
多数环境是可以放心的,但也确有隐患 b4cTn 6
8月13日傍晚,家住北京市海淀区牡丹园北路某小区的孙晓燕提前下班回家,等待着一家名叫达尔问自然社的环保民间组织检测人员的到来。小区边上 有座不知什么用途的金属塔,成了孙女士和小区不少居民的心病。“这塔会不会是什么发射塔?都说电磁辐射会让人得癌症、白血病,这座塔离住宅这么近,家里又 有孩子,心里总是不踏实。” t2)uJN`a$X
负责检测的达尔问自然社理事张世友有着多年电磁辐射的检测经验,他首先选择了小区离塔最近的一点,用电磁辐射高频测量仪测量小区电磁环境。“大 家看,电磁辐射为0.02微瓦/平方厘米,远远低于40微瓦/平方厘米国家标准。”孙晓燕家的南墙距离手机基站较近,测量发现,此处的电磁辐射也很小。 Rf8Obk<
“现在放心了。了解了相关知识,感觉电磁辐射并没有那么可怕。”孙晓燕微笑着舒了口气。 ]pBEoktp
与孙女士有同样担心的人不在少数。家住天津市河北区金钟河大街的杨建章每天走出楼门总是下意识地看一眼不远处的手机信号发射塔,“怎么看都不舒 服。”而北京市朝阳区双井附近一小区的居民更以实际行动消除对电磁辐射的担心——小区花园里竖起的小灵通基站咱扳不倒,可是自家楼道里的小灵通接收装置 “蘑菇头”好处理,一剪子剪断里面的电线,踏实了。
9DhM 9VU
然而,达尔问对北京30多家小区生活用电电磁环境的检测结果显示,各小区电磁环境均未超标,并且普遍的检测结果在标准值的万分之几到千分之几之间。 _Sfu8k>):
“的确,现在的电磁环境比几十年前要复杂得多,比如我们有通信卫星、移动电话,家用电器也越来越多,但是电磁环境的复杂并不等于污染。”中国计 量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钱培芝告诉记者,自从发明了无线电,电磁辐射问题便随之而来。随着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普及,广播、电视、通信、导航、遥控、食品 加工、医学理疗、酒类陈化以及塑料热合加工,还有人们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的电视、手机等,都广泛采用电磁辐射技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离开了电磁辐射技 术,我们就难以维持高质量的生活。 n'^`;-
人们目前普遍关注的大多是高压输电线、手机信号发射塔等公用设施以及一些家电的电磁污染问题。对此,钱培芝表示,高压线架设得很高,而手机发射 塔的功率很小,家用电器大多是一些小功率的低压设备,不会对人造成伤害。“以大家都有点怕的微波炉为例,设计与生产者用金属机箱的密闭性有效阻止可能的泄 漏,而且,多重开关的设置使得炉门敞开状态下无法接通电源,从而防止了微波向外辐射。”钱培芝说,微波炉一般开机时间很短,开机后人就走开了,停机后才去 取出食物,即使有微量的泄漏也不会对人造成伤害。 y/Y}C.IWp)
当然,生活环境中的电磁辐射水平也有让人不放心的地方。北京东润枫景小区不远处耸立着两座无线电广播发射塔,在业主们的要求下,开发商委托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选择了该小区一个房间进行了电磁辐射强度测试,结果显示有两处测试数据超出国家标准。 hGY-d}npAJ
钱培芝认为,电视或者广播发射天线(包括电视塔)附近一些地方都不应该成为公众游乐场所。事实上,全国许多电视塔都成了观光点,而且一些广播电 视发射塔附近还建有公园,这样的情况让人有点担心。同时,钱培芝提示,目前塑料加工行业中大量使用着高频热合机,这种机器在操作中可能产生严重的电磁辐射 污染。 >y#MEN>?
②电磁辐射何以被夸大 %C,zR&]F
防辐射产品企业热炒电磁污染,说到底是个利益问题 ]vz6DJs
去年的一次论坛上,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专家杨新村援引大量世界卫生组织的权威信息,阐述了自己对电磁环境问题的观点。环境中极低频场存在形式为 “电场”和“磁场”,较低频率的电磁波通常称为“电磁场”,非常高频率的电磁波才可称“电磁辐射”。按照世卫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致癌危险等级划 分,低频磁场为2B等级,即可疑致癌物质,并没有直接证据证明其致癌。 0SYJ*7lPX
既然电磁辐射没有那么可怕,为什么公众避之唯恐不及?又是谁在混淆视听,夸大电磁辐射污染? lqOpADLS3
“给公众造成恐慌的最大推手是那些推销防电磁辐射产品的企业,是他们把电磁辐射炒热的。”张世友直言。 gU+yqT7=
上网搜搜防电磁辐射的产品,种类繁多且价格不菲。几天前,某著名门户网站的一条“伪”新闻引起了笔者的注意:某品牌茶叶称自己“可减弱电磁辐 射”。钱培芝说,“能防”电磁辐射污染的用品广告满天飞,加重了公众对电磁辐射的担忧,而公众对电磁辐射的概念越混乱,了解越模糊,商家获利的机会就越 大。 |Jd8ul:&e
有一年在北京科博会上,钱培芝对广东一厂家推出的防辐射产品很有兴趣,随即想试一下其性能。“我当着厂商的面,用防电磁辐射衬衣包住手机,然后请他拨打我的手机,本以为手机信号必被封堵,然而,手机竟铃声大作。”这表明,该产品根本无效。 KJoa^e;~
近几年,有关电磁污染的讨论大多集中在一些临近高压线塔、输变电站、电视发射塔的小区,而且引发了不少维权事件。“即使检测结果显示这些设施是 安全的,在社会环境对电磁污染概念混淆不清的情况下,我的房子还是贬值了。”北京市百望山附近一小区的业主说,小区居民之所以不断强调电磁污染,还是希望 开发商及有关单位能够给予一定补偿。“说到底,还是个利益问题。” 'uL$j=vB
部分不负责任的媒体也误导了公众。“一些小区因为所谓电磁辐射闹着维权,媒体不采访权威专家,一味支持维权,本身就是对公众知情权的侵害。”北京电力公司科技信息部科技环保处处长沈琪说。 `RSiZ%Al
某地方电视台收视率很高的一档节目里,主持人向观众宣称,他们编导用普通的收音机能检测到不合格微波炉泄漏的微波信号。“实际上,普通收音机能 收听的信号频率最高也就100多兆赫,而微波炉的工作频率达2400多兆赫,两者相距甚远,稍有点无线电常识的人都知道这是误导。”钱培芝认为,媒体的科 学素养关乎公众利益,任何大众传播行为必须遵守科学严谨的原则。 7QTS@o-
③谁给公众解疑释惑 \-]Jm[]^
政府有责任,企业有义务,个人要理性 *
cW%Q@lit
北京百子湾小区附近有高压线经过,不远的地方还矗立着几座手机发射塔。2009年2月,该小区居民对电磁辐射的关注成了社区网站最热的话题。然而,与其他小区不同,从关注到结果的水落石出,小区居民经历了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 'XKfKv >;
“我是学通信的,当时就觉得这应该没什么问题,但没有科学的检测结果是没有说服力的,所以就自己买来设备测量。”小区居民程景将自己测量的结果发到论坛上,引来了2万多次的点击率。“大家看到数据以后,安心多了,相关议论随之平息。” d^RcJ3w
“我所用的仪器毕竟不专业,如果大家有疑问时,权威部门给出检测结果,相信居民也就不会再众说纷纭了。”自测行动之后,程景成了一家环保组织的志愿者。他的亲身经历让他感受到,解疑释惑的工作太重要了。 ,c`6-
“公众对一些不确定的环境风险过分担心,一方面在于环境知识的普及不足,另一方面则是环境信息不公开或者信息传播力度不够,从而导致公众在比较 茫然、盲目的状态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达尔问自然社赫晓霞说,从去年4月11日开始,他们的志愿者奔波于北京的不同小区义务检测电磁环境安 全性。让他们欣慰的是,检测结果用事实给居民吃了定心丸,也疏导了居民的不安情绪,有两个检测点的居民理性地放弃了与相关部门对簿公堂的打算。 yJC:
bD1xi
为公众解疑释惑,光有民间环保组织的努力还远远不够。“政府有责任,企业有能力,权威检测部门等第三方有公信力,各方都应有所作为。”钱培芝说。 9D\E0YG X/
“我们做了很多尝试和努力。”沈琪和他的同事们不仅积极参与小区电磁环境的检测工作,还以公众开放日等形式与公众沟通,就是希望能消除公众的顾虑。 <tbs,lcw;
“对于电磁场是否影响公众健康,到目前为止,世界卫生组织仍然没有给出明确答案,没有足够的证据显示有影响,也没有足够的证据显示没有影响,因 而,电磁场作为一种可能的环境风险,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等利益相关方以理性的态度面对问题和矛盾。”赫晓霞认为,政府应公开相关权威信息,并加大相关知 识的科普宣传;企业则要坦诚平等地与公众沟通交流,尽可能获得公众对于项目的理解和支持;普通百姓要主动了解掌握相关知识,以提升自己维权时参与对话和提 出合理建议的能力。 :j3'+%'2
“电磁辐射污染问题要重视,但要理性对待,不必过于紧张,甚至谈‘辐射’色变。”钱培芝提醒公众,不要轻信那些不负责任的宣传,也不要受巧舌如簧的推销诱惑,同时重视自我保护,远离那些可能产生强烈电磁辐射污染的地方。 c!6v-2yk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