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长的老爸开车老爱瞌睡,滁州中学两位高二学生便发明了一款形状酷似耳麦的"防瞌睡器",通过微弱电流刺激,帮助司机提神。在正在举办的安徽省青少年科学论坛上,很多优秀的科技点子一一亮相。 gK+4C
-fM1nH&
耳麦防瞌睡器帮司机提神 ~b(i&DVK
开车的人时常神经紧绷易疲惫,尤其是碰上堵车极其易打瞌睡,危险性可不小。这不,滁州二中两位高二学生徐壮和郭兆文就带来了一款自制的"防瞌睡器",帮司机师傅解决了这个难题。 a`wc\T^
形状酷似听音乐用的耳麦,一头是可贴在太阳穴上的金属片,另一头连接着一个"小方盒"……在今年的安徽省青少年科学论坛上,两位小发明家就现场为记者演示了这个防瞌睡器的妙用。"贴在太阳穴上的金属片实际上是我们自制的睡眠神经感应器,戴着的人只要一瞌睡,它就会传达给小方盒里的‘大脑’,通过释放人体可接受的微弱电流刺激太阳穴,就能帮司机提神。" Z
EQ@IS:Y
谈起这项创意的初衷,徐壮在一旁乐不可支。"我们班长的老爸,中午会接送他回家吃饭,但经常在等红绿灯时在车上打瞌睡,所以我们就想起来做个防瞌睡器。"他介绍说,除了电流刺激,这个神奇的"耳麦"还能通过发冷发热来帮司机提神。 5v[*:0p'
超声波助盲拐杖提前"认路" +*\u :n
地势平坦的地方有盲道,可遇到台阶或者凹坑,盲人朋友们行走起来可就麻烦了。本次科学论坛上,合肥一中的刘一得就通过让超声波和红外线技术,发明了一款实用性超强的"助盲拐杖"。 {k(g]#pP
"传统的导盲拐杖只是简单的可折叠式,并不能对危险地势发出提醒。"刘一得介绍说,目前市场上智能型拐杖并不多,而他的创意就是将超声波和红外线结合起来,通过对特殊地势和危险情况的捕捉,并通过语音系统反馈,帮助盲人认路。 W4t;{b
"在使用过程中,这种拐杖会向外发出超声波,前方发现障碍物就会反射信号,然后发出警报。盲人就可以预先知道哪儿有障碍物,哪儿不能行走,就不会遇到危险了。"他也设想,之后再加入GPS导航系统,通过盲人的语音输入帮他们选好出行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