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川大江流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在读完冯至先生的《杜甫传》之后,加上早年对蜀国文化的痴迷,我决定开始我的西川之旅。
在自由的天空之上,像鸟儿一样,俯瞰南京城,星罗棋布的水网枝枝杈杈的连接、曲曲弯弯的隐没,织起了数千年的繁华与匆忙。不只是出于怎样的原因,我对民国那段历史一直都没有太过浓厚的兴趣,山城歌乐山的感慨多半昙花一现。嘉陵江自北向南,长江由西而东,自然的在这座城市碰撞、奔流而去。傍晚伫立在江边,两岸青山,华灯初上,人流如织。
差不多同样的时间里,在云遮雾绕的青城山里,游人尽去,空谷绝响,只有须发皆白的道仙在庭院里踱步徘徊,透过参天的楠木,那一抹斜阳下,静静的吐着烟圈。岷江在这里分流而下,漫步在都江堰的山路上,安静得只剩下江声,似乎只有到了这个时候,你才能忘记那些烦闷和不快,也只有徜徉在这天府的青山绿水间,你才能放空并做回自己,就像这滔滔江水,纯净、透彻、奔放、洒脱。
都江堰富庶了成都平原,成就了人间天府,的确,成都,美如画。
在我的脑海里,西川的汉文化起步比较晚,最早的记忆正是三国那个人文荟萃的岁月。在去武侯祠的路上,我的思绪就已经漫漫漾开,穿过了宋词唐诗,穿过了魏晋风流。这满园的阶柳庭花,森森翠柏,和三国的烽烟形成鲜明对比。黑板金字的楹联里,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的历史画面不断浮过我的脑海。那个穿梭于宫中府中,忙碌于事无巨细的身影放佛就在眼前。勤勉、务实、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我想这大抵就是后世对他推崇倍至的原因吧。
当银杏树叶铺满了锦里的石板路,当清晨的阳光洒满了宽窄巷子,成都,仍旧慵懒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没有拥挤,也没有喧嚣,那么宁静,那么干净,那么自然,恰似浣花溪畔的竹林,屹立挺拔,透明纯粹。这里是中国文学的圣地,与我而言,非去不可。我记得有一年的夏天,窗外滂沱大雨,我翻起杜诗,写下一句“雨中读杜甫,天地孑然”。而今真正伫立在他曾经的庭院中,那样博大的情怀再次涌上心头。一千三百年前,这里“舍南舍北皆春水”;同样的秋天里,这里“风急天高猿啸哀”。万古千秋,天下寒士都听到了你的呼喊,我想,这样就足够了。
一条石板路,千年磁器口。夜雨后的山城如纱似黛,木制的小楼,乌黑的鱼鳞瓦,沧桑而又清新,厚重而又隽秀。舅舅说,当年正是出于对这座江边小镇的喜爱才选择留居在这里。
一座城,一片色,一方水土,一城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