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音箱如今已经成为装机用户必备的电脑配件,不过我们在选择产品时还存在一定的误区,首当其冲的就是盲目迷信大功率产品。其实功率只能从一个角度反映出产品的质量水平,而不是我们选择音箱的唯一可参考的性能指标。
并不是人人都需要大功率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功率的概念,功率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用来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换个方式来说,负载电阻上电压与电流的乘积就是功率。对多媒体音箱而言,喇叭就是负载电阻,功率的大小只能决定声音音量的大小。如此看来,功率和音箱的音色、频响范围等并无多少关系。
漫步者S2.1标准版额定功率达到145W
有些厂商利用大部分用户对电学知识并不了解的实际情况,在功率这个参数上大做文章,“XXX音箱功率可达500W”、“这款2.1音箱虽然个头小,不过功率能达到1000W”这样的促销语言非常常见,难道小小的木质音箱真有如此强悍的参数?其实这样的话虽然不完全正确,不过也并不完全错误。音箱的功率有两种标注方法,分别是额定功率和峰值功率,而上面提到的只是峰值功率而已。根据规定,额定功率(RMS)是指在额定范围内驱动一个8欧姆单元,在一定时间和重复次数之后,扬声器不发生损坏的最大功率。而峰值功率(PMPO)则是指扬声器在短时间所能承受的最大功率,两者有着天壤之别。
瞬间功率是额定功率的10倍甚至更多
由于音乐的动态并不是恒定不变的,所以单元所承受的功率也是随时变化的,我们在看大片时,如果音箱中突然传出巨大的声响,我们尚且会为之一颤,音箱承载的功率就可想而知了。一般来说音箱的额定功率和峰值功率通常有10倍左右的差距甚至更多,这也就很好的解释了一个小小音箱能有数百瓦功率的问题了。
所以我们在购买音箱时一定要看清标注的是哪种功率,而且要根据自己的使用环境选择功率合适的音箱,对于20平米左右的房间,额定功率在40W的音箱已经足够,更大的功率只会造成浪费,而且过大的音量会使我们产生一种压迫感,并不能很好的享受音乐,以上只是对一般用户来说,而对Hi-Fi级用户追求高功率则另当别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