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手段日渐发达的今天,很多人早就忘记了如何写信,发短信、电子邮件和打电话等成了流行的联系方式.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指出,手机短信在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沟通的同时,也会带来种种意想不到的负面效果. O| J`~Lk
智商下降10% ;xO=Yhc+
英国科学家2005年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那些因发短信而分神的工作人员所损失的IQ(智商)要比抽大麻的人还多. )s<WG}
).}k6v[4)
研究人员指出,人们在办公室里会不停地查看短信和电子邮件,难以集中注意力,从而降低工作效率,使他们感到疲惫不堪,睡意蒙目龙. [TK? P0
+#qt^NO
英国调查公司TNS Research对1100名英国人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其中几乎2/3的人都会在办公时间或度假期间查看自己的手机短信,1/5的人会因回复短信而立即中断手头的商业或社交事务. *V6QBe
AuDR |;i
出乎研究人员意料的是,收发短信会对人的智商产生影响.在80例临床实验中,在工作中经常发短信的人IQ会降低10%,相当于一整天没有睡觉,而抽大麻后也只会下降4%左右. vDW&pF_eI>
@?3vRs}h
拼写能力退化 0^}'+t,lc
w,![;wG
2007年4月25日,爱尔兰教育部公布一份报告,指出本国青少年之所以拼写能力下降,主要原因是他们热衷发手机短信. K 5qLBz@U
,V33v<|wc
爱尔兰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测试约3.7万名15岁或16岁学生英文能力后完成了这份报告.教育部考试委员会说,短信通讯技术导致学生拙于拼写、语言生硬不连贯.报告说,当今青少年“过度依赖于短句、简单时态和有限词汇”. 6<s(e_5f
jj3Pf>D+k
爱尔兰是手机使用最普遍的国家之一.调查显示,大多数儿童12岁时已拥有手机,最热衷发短信,每周发短信超过250条. i9;27tT~<
w.D4dv_H
而英国2008年4月一项对2500人进行的调查显示,2/3的受访者将不会拼写归咎于发送手机短信. P#[IUXtT
9eGCBVW:*
教育学家们相信,短信风靡带来的“短信语言”的流行正对正统的语法和书面语言构成前所未有的威胁.喜欢新事物,又缺乏判断力的青少年十分容易接受这种偷懒的语言,而不愿意坐下来一个个字母地拼写. hg&w=l
2~M;L&9-
英国 E#<7\p>
发短信出车祸将受严惩 *9dV/TT~f[
@TA8^ND
英国去年8月18日起实施一则新交通法规规定,如果司机开车时因发短信、吃东西或补妆等行为分心,造成发生致死车祸,肇事司机将面临重罚. c>S"`r
VR4E
2^
新法规规定,法院将根据司机肇事时出现何种程度疏忽量刑,严重者将面临最高14年监禁.
$-$5ta{s
/[Bl
美国 {5QosC+o6Q
8州拟禁止开车发短信 'f-
%Lp2jyv.
2007年6月28日,美国纽约州一名17岁女生因为开车时收发短信酿成车祸惨案,她和车上4名乘客在车祸中全部丧生. zP:~O
e(}oq"'z
美国已经有四个州将开车时不用免提方式打电话列为非法行为.纽约州的这起交通惨剧,则为政府立法机构敲响了警钟,包括纽约州在内已经有8个州考虑立法来禁止开车时发短信的行为. N 8:"&WM
e86Aqehle
患上“短信综合征” UsLh)#}h
S}.\v<
在手机一族特别是年轻人当中,不少人任何时候都手机不离手,有事没事就低头发短信,大拇指总在不停地运动,不时还对着手机屏幕傻笑.有人把这种迷恋手机短信的现象称为“短信综合征”,甚至还有人将之戏称为“大拇指强迫症”.
09
z}>4,d
专家表示,有“短信综合征”症状的人,时刻都要查询手机短信,一听到短信提示音就兴奋起来,而且对他们来说关机是绝对无法接受的. 20rN,@2<
"H5&3sF2
有专家指出,发短消息过多会得弹指综合征,大拇指会不由自主地弹动,长时间低头发短消息也会压迫关节、韧带甚至损伤颈椎.从心理角度来说,只顾着发短信而不愿意和身边的人交流,情况严重的也是轻微强迫症. 8?e
cs K>iN
面对面交流减少 K4j@j}zK9I
qs!>tw
英国Sheilas'Wheels公司2007年一项调查发现,英国不少女性每天与伴侣交谈的时间仅为10分钟,而多数人采用留便条的方式与对方沟通. !Z
U_,[
G%2P
Sheilas' Wheels公司以850名女性为调查对象,研究她们每天与伴侣交流的时间和方式.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女性表示由于工作繁忙,自己无暇与伴侣面对面交流,每天与伴侣交谈、诉说心事的时间仅有10分钟.其中,约20%的被调查者说,自己通过发送短信与伴侣交流的次数多于面对面交流. M0O>Ljo4RN
rGTWcJ
针对伴侣之间缺乏交流的现象,专家提醒说,这会严重影响两人的亲密关系. `]K,'i{R
@<vF]\Ce
英国另外一项调查显示,约七分之一失恋者通过手机短信或电子邮件收到这份简明版“分手通知”. g9DG=\*A
'Z\{D*=V8
这份调查由知名价格比较网站“财富超市”完成.调查对象为2194名年龄在18岁至24岁的失恋者.其中15%的受访者说,他们收到对象发来的短信或电邮,得知恋情正式告吹.有专家认为,用这些现代电子通讯方式通知分手,而不是打电话或直接见面,多少显得缺乏勇气. TT|-aS0l(u
LkaG8#m1R